《加入》

一家人一起徒步有很多好處,在漫長的徒步過程中會有交流、互助、發現、問題、協作等一系列平時在家不太互動的行為和話語。

徒步白雲湖,我們走到一個地方,女兒要小解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妻子在旁邊守著,我和兒子走在前面,走到一個高處欣賞著遠處的山水,兒子把手中的飲料一口喝完,然後把瓶子弄得扁扁的,我問兒子為什麼要把瓶子弄扁?難道你想帶回去賣錢?前面路邊有個塑膠瓶,你可以撿過來踩扁了,一起帶回去賣。

兒子說:“怎麼可能!弄扁了找個地方挖個坑把它埋了就不會有人發現了。”

“你剛剛不是說你很有素質不會亂扔垃圾嗎?埋在土裡比丟在地上更惡劣,一個塑膠瓶埋在別人的土裡,塑膠瓶要一兩百年才能溶解,你不是要坑別人一兩百年?”

兒子可能感覺我說的有道理,猶豫了幾秒鐘,跳下馬路,我還以為他要去撿那個別人丟下的塑膠瓶呢!

兒子小心的把他弄扁的塑膠瓶安穩的放在了別人丟下的那個塑膠瓶旁邊,拍了拍手然後又爬到馬路上站在我旁邊,我疑惑的看著兒子,兒子卻衝著我嘿嘿的笑:“你不是說有很多老頭老太太撿塑膠瓶去賣嗎?地上本來就有一個我再加入一個,這多好一次撿兩個,說不定再過幾個月這裡就堆滿100個塑膠瓶了,一個老太太過路一次性撿100個,她有多開心啊!”

“還有哪個小朋友和你一樣天才呢!會想到把手中的塑膠瓶加入進去?打不過就加入是吧!垃圾也可以加入!高手啊!”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