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有關村裡的訊息,連王衛國的姥姥她們那桌也都安靜了下來,她們的視線都停留在了王忠林身上,打算聽聽他接下來將要說些什麼。

王忠林卻是不直接說結果,反而問了一個問題。

“三弟,你平時在家一頓吃幾碗飯?”

“兩碗!”

這沒什麼可想的,三舅立馬回答!

“那三弟你要是吃飽的話,要吃幾碗?”

“五碗——哦不!六碗!”

覺得五碗還是保守了些的三舅,連忙又加了一碗!

“那假如三弟你有15斤面,我也是15斤,這就是我們一個月的口糧,我倆各吃各的,每一天半斤面,恰好能吃一個月。

要是我倆都將自己的15斤面放到一塊兒,然後你我每天都按吃飽的飯量來吃,我們倆每天是不是都得吃一斤半,兩人就正好3斤面了?

那我們總共才30斤面,我們倆能吃幾天?”

“這個我會啊,一共30斤,我倆一天3斤…”

三舅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回答:

“十天!我倆能吃十天!”

“那我們十天吃完了,後面二十天咱倆吃什麼呢?”

這話一出,屋裡的其他眾人臉色都變得凝重了,最終由姥姥點出了關鍵:

“那按忠林這麼說來,要是公社食堂開辦了,我們的糧食全都上交食堂,那我們只能吃飽飯一段時間,後面吃得沒糧了,就得餓肚子是不是?”

“對了!村裡的糧食就那麼多,天天管飽,能讓這麼多人吃多久?

平時糧食在我們自己手上,吃飯都是精打細算的來,這要是敞開了吃,肯定是不夠吃的!”

王忠林最後幾字說的極為緩慢,手還不住的在桌上拍著,就像一柄重錘似的敲打在眾人的心頭!

“那姐夫,我們應該怎麼辦啊?”

一旁的兩位舅媽也坐不住了,於是連忙問道。

“這個就得問你們的外甥衛國了,他了解的更多一些!”

原本打算做一個看客的王衛國,此時被自己的老子點了名,也是一陣錯愕。

他本打算就自己起個頭來著,讓自己老爸顯聖一波的,誰知道王忠林又將這機會給還了回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自己上了。

“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衛國你快說!”

眾人都很急切,生怕慢了,下一刻這政策就實施了似的。

“首先,公社食堂這事兒是肯定會實施的,那第一個問題就是村裡會將各家各戶的糧給收上來,我覺得我們可以在這上面做一些文章。

糧食咱們肯定得交,但是到時候有多少糧交,這個還是可以操作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糧食藏好,不被發現!

第二個就是有我們這樣藏糧食想法的人肯定不少,而村裡的人也不可能天天派人上家裡來搜查,那樣的話農活就不用幹了。

如此的話,那些幹部會怎樣呢?我能想到的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將各家各戶的鍋碗瓢盆都給打包帶走!讓你有糧都沒法做!”

(我不是杜撰,是真事兒,我家的老一輩就是這麼說的,當時食堂沒糧了,但是政策又沒有撤銷,有糧的人家自己做飯,村裡的人就在白天看哪家煙囪冒煙,他們就帶人去把鍋給掀了,糧食打包帶走!

後來又有人晚上偷偷燒火做飯,這樣就看不見煙了,但是有的人眼饞啊,你家有,他家沒有,反手就是一個舉報。

村裡的人索性就將各家各戶的鍋碗瓢盆什麼的全收走了,讓你藏了糧食也沒辦法做!可以說當時家裡連碗都沒有一個了!甚至是連柴都不讓你留!)

眾人聽到王衛國說的話,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