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北元遣使(第2/2頁)
章節報錯
物,就不配活命了嗎?”
這人牙尖嘴利,只一句話,已然是噎的吳天沒有話說。吳天心裡琢磨這人說的也不無道理。
當年天京城破之際,能跑的都跑了。可還是有很多小人物,沒人管他們的死活。
那些人無路可退,想逃又逃不掉。皆是一幫可憐蟲,他們渴望活命,卻只能身不由己的在戰火中苟延殘喘。
自大齊的達官貴人全部跑了以後,百姓們便戲稱此事為“錦衣南渡”,暗喻穿的起好衣服的人全部去了南方。
吳天猜想這許三多應該是當年天京城破之際的犧牲品,此時還真張不開口說些責怪對方投敵的言語來。
耳聽許三多開口疑問:“閣下可是吳城主當面?”
吳天收回思緒,點了點頭,拱手相問:“你們前來所為何事?”
許三多沒有廢話,揮了揮手。
一旁有侍衛拿出一卷聖旨遞在他手上。只見其徐徐開啟,開口唸道:“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皇帝聖旨:朕聽聞東海有新城,絕世而獨立。城主吳天年輕有為、德才兼備……”
這一篇聖旨很明顯是經過北元文官潤色過,裡面有許多花團錦簇的形容詞和典故,看得出來是用心寫的。
字裡行間並沒有任何火氣,通篇很客氣,沒有吝嗇讚美之詞,著實把吳天誇了一頓。
吳天留神傾聽,直至許三多全部唸完,他尚在琢磨北元皇帝聖旨裡面都說了些什麼東西。
耳聽許三多出言催促:“吳城主,你快跪下接旨吧?”
吳天皺了皺眉,他聽聖旨裡的大概意思是北元朝廷想讓他獻城歸順,可封他一個什麼東海公。朝廷看似大度的依舊讓他在東海郡代王牧守,這東海就算是給他的封地。
又說什麼以後只需將城中貿易商稅所得的七成上交給北元朝廷,可留三成自行調配,這算是天可汗給他的恩典。
還特意強調了必須要將雪花精鹽交由北元朝廷把控,至於白酒生意則留給吳天自營,只需年年向皇室進貢即可。
最主要一點就是將城裡守衛全部解散,等候北元朝廷派兵前來駐守。北元對東海只收兵權,不收職權。地方官員任命也依然讓吳天自己在本地自行做主。
只要吳天接了聖旨,並於一個月之內安頓好地方事務,隨使團一同前往天京城覲見天可汗,便可得正式冊封,以後就是北元王朝的東海公了。
聖旨通篇從頭到尾都是拿東海之物賞賜給吳天自己,卻說的好似全是天可汗降下的恩典。
旨意裡面唯獨沒有寫如果吳天拒絕的話,會怎麼樣。也許北元皇帝不認為有人敢抗旨不遵。
耳聽許三多又催促了一遍讓其跪下接旨。
吳天這才回過神來,見大堂之上所有人皆在神情緊張的望著他,等待著他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