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張峰家的煤油燈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映照著王雪芬那張滿是疑惑的臉龐。

晚餐過後,她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與擔憂,將張峰拉到了一旁,輕聲問道:“峰哥,我聽鎮上的人都在議論紛紛,說你做了件大事,半年前被趕出來前就和家人簽了斷親書,但我卻始終不清楚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當時我們不是隻是簽了分家契約嗎?你能不能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峰望著王雪芬那雙充滿關切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講述了自己決定斷親的前因後果,從家族內部的紛爭,到妻兒遭受的不公,再到自己如何鼓起勇氣,寫下那封斷親書。又是如何請求村長一同“瞞天過海”的。

每一個細節,他都儘可能詳盡地告訴了王雪芬,生怕遺漏了任何可能讓她誤解或擔憂的地方。

王雪芬靜靜地聽著,時而緊鎖眉頭,時而輕輕嘆息。

當張峰講到妻兒因自己的決定而重獲尊嚴,以及家族內部開始出現的微妙變化時,她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那是對丈夫勇氣與決心的認可。

然而,當張峰終於講完,王雪芬卻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她的內心如同被狂風捲起的海面,波濤洶湧,五味雜陳。

既有對丈夫勇敢站出來,敢於挑戰家族傳統的敬佩與驕傲;也有對未來未知生活的深深憂慮與不確定感。

她知道,斷親之舉無異於在平靜的家族湖面上投下了一顆巨石,不僅會激起層層波瀾,更可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不便與困擾。

她可以預見,這一決定會讓他們成為家族中的“異類”,引來無數的非議、質疑甚至是排擠與壓力。

但在這份憂慮與不確定中,王雪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張峰的決心與深情。

她明白,張峰這麼做,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勇敢抉擇。

他是為了守護他們這個小家的尊嚴與幸福,不讓家族的舊有觀念成為他們幸福生活的絆腳石。

更是為了尋求家庭內部真正的和諧與理解,打破那些陳規陋習,家庭應該是以愛相連,而非被冰冷的血緣與利益所束縛。

王雪芬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她緊緊握住張峰的手,彷彿要將自己的決心與勇氣傳遞給他。

“峰哥,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會支援你。哪怕前路再艱難,我們也要一起面對,一起走過。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信念,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追求幸福與自由的腳步。”

她的聲音雖輕,卻充滿了力量,彷彿是對張峰無聲的鼓勵,也是對自己內心的堅定宣言。

在這一刻,王雪芬彷彿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之光,在黑暗中閃爍著,引領著他們前行。

她知道,無論未來如何,只要與張峰並肩作戰,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張峰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彷彿在這一刻,所有的擔憂與不安都煙消雲散了。

夜幕降臨,張峰家的燈火依舊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但與之前不同的是,今晚王雪芬的心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與張峰深入交談之後,她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定,同時也勾起了她對過往歲月的深深回憶。

回想起這些年來,王雪芬的眼眶不禁溼潤了。

自從嫁入張家,她原本以為能夠過上平靜幸福的生活,然而現實卻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

公婆的壓榨,大伯家的欺壓,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起初,王雪芬總是盡力去迎合公婆的期望,希望用自己的勤勞和善良來贏得他們的認可。

她每天早早地起床,為全家人準備早餐,然後忙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