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過午飯後,王雪芬哄孩子們去睡午覺。

屋外是暴風雨,張峰穿著一件略顯舊色的藍色工裝,腰間繫著一條粗麻繩,正坐在大廳的正中央。

他的面前擺放著一堆上午冒著大雨從田野裡拖回來的新鮮竹子,以及一系列手工製作需要的柴刀、繩子等工具和材料。

張峰手中的柴刀,刀刃雖已略顯磨損,但在他靈巧的手中卻顯得格外鋒利。

他輕輕撫摸過每一根竹子,挑選出最為挺直、質地緊密的一根,放置在膝蓋上,用眼神測量著需要破開的部位。

他深吸一口氣,雙手緊握柴刀,緩緩舉起,對準竹子的中央,用力一劈。

“咔嚓”一聲清脆的響動,伴隨著竹子纖維斷裂的細微聲音,竹子被一分為二,露出了內部潔白如玉、紋理清晰的竹肉。

張峰的動作流暢而有力,每一次揮刀都恰到好處,既保留了竹子的自然美感,又確保了材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他細心地破開竹子,將每一片竹片都修整得平整光滑,為接下來的製作步驟做好準備。

接下來,張峰開始著手製作嬰兒車的框架。

沒錯,他要給最小的兒子製作一輛嬰兒車。

其實不算嬰兒車,農村裡條件稍微好的家庭都會給小嬰兒買個竹子編制而成的嬰兒車,因為沒有輪子,準確來說是嬰兒座椅。

這時候沒有嬰兒車可以賣,只有農村用的嬰兒座椅。

張峰出去跑供應商的時候看到父母用這個帶孩子特別方便,特別是孩子要開始學習自己吃飯時,這個嬰兒座椅前面有一個用竹子編織成的小桌子,可以把輔食放在上面讓孩子自己吃,極大地解放爸爸媽媽的雙手。

張峰挑選了幾根粗細適中的竹條,用竹篾和竹釘將它們巧妙地連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穩固而輕盈的框架。

他細心地調整每一個連線點,確保嬰兒車的結構既穩固又靈活。

隨著框架的完成,張峰開始著手製作嬰兒車的座椅和靠背。

他選用了更為柔軟的竹片,用竹篾將它們編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舒適而透氣的座椅。

座椅的四周,他巧妙地用竹條編織出了一道道精美的花紋,既增添了嬰兒車的觀賞性,又保證了其安全性。

接著,張峰開始製作嬰兒車的輪子。他選用了更為粗壯的竹條,將它們削成圓形,然後用竹篾將它們固定在一起,形成了四個結實的輪子。

他精心地調整輪子的高度和間距,確保嬰兒車能夠平穩地行駛。

當所有的部件都製作完成後,張峰開始將它們組裝在一起。

他細心地調整每一個部件的位置和角度,確保嬰兒車的整體結構既美觀又實用。

他用手輕輕搖動嬰兒車,感受著它的穩定性和舒適度,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晚上,那輛用新竹子精心製作的嬰兒車,已經靜靜地躺在了一旁。

它散發著淡淡的竹香,每一根竹子都蘊含著張峰的心血與愛意。

嬰兒車的框架穩固而輕盈,座椅舒適而透氣,輪子靈活而結實,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張峰對手工藝的尊重與熱愛。

張峰站在新做好的嬰兒車旁,目光溫柔地拂過每一寸精細打磨過的木紋,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溫情。

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了兒時,那些與父親在簡陋卻充滿愛的木工房裡共度的時光。

記憶裡,父親總是穿著一件舊得發白的藍色工作服,雙手沾滿木屑,眼神專注而堅定。

父親是一位傢俱手藝人,技藝高超,靠著這門手藝走街串巷招攬客人,養著整個家,養大三個孩子。

每當夕陽西下,金黃色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父親那雙佈滿老繭卻靈巧無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