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張峰啊,你這是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的小傢伙?“村頭的老王叔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彷彿被眼前的景象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此刻卻充滿了孩子般的驚喜,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張峰笑著拍了拍手上的塵土,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們從集市上買回來的,打算好好養起來,給家裡添點生氣。”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決心,嘴角微微上揚,彷彿在向鄉親們展示他的信心和決心。

他的話音未落,人群裡便響起了一片驚歎聲,鄉親們的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個個驚愕不已,瞪大了雙眼。

“這麼多?你可真是大手筆啊!”旁邊的一位大嬸驚呼道,她伸手摸了摸一隻母雞的羽毛,眼中閃爍著羨慕的光芒。

“發財了?發財了是不是?”一個調皮的小子從人群中探出頭來,調皮地問張峰。

他眨巴著機靈的大眼睛,嘴角上揚,露出了頑皮的笑容。

他的話引得眾人一陣鬨笑,但大家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對張峰一家的好奇。

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張大了嘴巴,彷彿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好訊息驚得說不出話來。

1988年的9月,秋風帶著一絲涼意,吹拂過那個寧靜而充滿鄉土氣息的小村莊。

村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金黃的稻穀閃爍著誘人的光芒,家家戶戶的院子裡,堆滿了各種農作物,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淡淡的香甜。

在這個寧靜的傍晚,村頭的大槐樹下,聚集了一群閒散的鄉親們。

他們或站或坐,手裡拿著旱菸鬥,不時地吞吐著煙霧,眼神中閃爍著對村裡大小事務的好奇與八卦。

今天,他們的話題焦點,是村裡生了5個孩子的年輕人——張峰。

就在一個月前,張峰分家以前,平日裡沉默寡言,分家後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不,今天他又幹了一件大事:一下子買了好多小豬、小雞和小鴨,把自家的院子填得滿滿當當,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小農場。

這事兒可把鄉親們給驚著了。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農村雖然富裕一些的都養雞養鴨,但像張峰這樣多數量養殖的,還真不多見。

更何況,張峰家的情況大家心裡都有數,父母大哥把張峰小家庭趕走才短短1個月時間,張峰怎麼突然之間就有能力買這麼多家禽養殖呢?要知道,以前那可是連1個小雞都養不起。

於是,村頭的大槐樹下,就成了鄉親們探秘張峰“發財之路”的最佳場所。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猜測起張峰的收入來源。

“嘿,你們說,張峰這孩子是不是在外面發了大財啊?不然哪來的錢買這麼多小豬小雞小鴨?”王大爺首先發話了,他一手夾著旱菸鬥,一手比劃著,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

“發財?不太可能吧!我前兩天還看見他老婆帶著孩子在田裡忙活呢,跟咱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能發什麼財?”李大嬸反駁道,她一邊織著毛衣,一邊加入了討論。

“話可不能這麼說,李大嬸。這年頭,誰規定農民就不能發財了?說不定張峰這孩子腦子活,和劉徵合夥真的找到了賺錢的門道呢!”趙四叔插話道,他眼神裡閃爍著幾分羨慕和嫉妒。

“對對對,我聽說啊,張峰就是盯著颱風去做的大米生意,說不定就是瞅準了這個商機,才決定大規模進貨的。”張二婆附和道,她一臉認真地分析著。

“可是,就算有得賺,真的短短1個月時間就賺這麼多了?還有,做生意也得有本錢去買這些大米啊!張峰家的情況,大家又不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