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到丈母孃家,終於要見二女兒(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轉眼已到10月初,劉徵給張峰又發了700元的分紅。
張峰照例把錢給了王雪芬,王雪芬拿到農村信用社存了500元,又拿了100元給張峰,留下100元想去孃家媽媽那裡看二女兒。
剛好孃家媽媽那裡的荷蓮鎮是水稻之鄉,張峰要去那裡尋找優質供應商,於是,這天一早就帶上孩子們和王雪芬坐上陳光的貨車一起出發了。
在貨車緩緩行駛的旅途中,他們像無意間踏入了一幅生動而遼闊的田園畫卷——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水稻之鄉。
陽光從雲層的縫隙中傾瀉而下,如同細絲般溫柔地穿透薄霧,為這片廣袤無垠的黃色海洋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
遠處至近處,連綿一片片稻田宛如精心鋪設的黃色地毯,錯落有致地鋪展開來,直至天際。
每一株水稻都挺立著金黃的身姿,隨風輕輕搖曳,彷彿在低聲細語,講述著生長的故事。
隨著貨車的行進,空氣中開始瀰漫著一股清新而略帶溼潤的稻香,那是大地母親獨有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所有的疲憊似乎都隨之消散。
偶爾,幾聲悠揚的鳥鳴穿插其間,為這幅寧靜的畫面添上了幾分生動與和諧。
田埂間,勤勞的農人或是彎腰收割,或託著一包包稻穀走在路上,他們的身影在稻浪間若隱若現,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孩子們在田邊嬉戲,笑聲清脆悅耳,為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增添了幾分純真的歡樂。
此時正是水稻的豐收季節,是一幅絢爛多彩、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田園風光畫。
當秋風輕拂,稻穗逐漸飽滿,一片片金黃的稻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彷彿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
站在稻田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無邊無際的金黃色。
每一株水稻都掛滿了沉甸甸的稻穗,它們低垂著頭,彷彿在向大地母親致以最深的敬意。
微風吹過,稻浪翻滾,金黃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發出沙沙的聲響,那是豐收的聲音,是大自然對勤勞者的讚歌。
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稻香,那種香氣,既清新又醇厚,彷彿能洗淨心靈的塵埃,讓人的心情變得格外舒暢。
偶爾,幾隻小鳥穿梭在稻田之間,或低飛掠過,或停駐在稻穗上,享受著這難得的豐收盛宴。
農人們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滿足的笑容,他們頭戴草帽,身穿簡樸的衣裳,手持鐮刀,穿梭在金黃的稻浪中,開始了一年的辛勤收割。
汗水在陽光下閃耀,但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豐收的感激。
孩子們也參與其中,雖然他們的動作略顯笨拙,但那份參與的快樂和對豐收的期待卻溢於言表。
農民伯伯收割水稻時,田野間呈現出一幅忙碌而充滿喜悅的豐收畫卷。
陽光斜灑在這片金黃色的稻田上,每一株水稻都挺立著,沉甸甸的稻穗低垂,彷彿在向辛勤勞作的農民伯伯們致敬。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農民伯伯們便已經踏上了田間小路,肩扛鐮刀,手提竹籃,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喜悅的笑容。
他們身穿簡樸的衣裳,頭戴草帽,腳踏泥土,準備開始一天的收割工作。
隨著農民伯伯們踏入稻田,鐮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他們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鐮刀,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稻穗清脆的斷裂聲。
稻穗紛紛揚揚地落下,被農民伯伯們細心地收集起來,放入身邊的竹籃中。
他們的動作既有力又熟練,彷彿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舞蹈,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豐收的敬畏與珍惜。
隨著收割的進行,稻田中的金黃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被割倒的稻杆,它們整齊地排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