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出來,眉目含情,眼若桃花,穿戴風格也比較豪放,上衣半敞,鮮紅肚兜,映襯的雪白深溝。

武洪心下不由點頭,任誰看這身段和麵孔,也想不到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母夜叉。

這包子餡大家懂得都懂。

不過話說回來,肉食從古至今都是高價,尤其是唐末,黃巢大軍缺少軍糧,從唐朝軍隊手中買來的軍糧多為肉餅,搭配少量麵餅,便成了唐朝末年的漢堡王。

沒錯,唐末時軍隊知道黃巢的起義軍缺糧草,不但沒有選擇進攻,還賣過去軍糧,換取黃巢手中的金銀。

唐書記載,黃巢起義軍作亂之地,本地大戶士族皆以賣肉餅為生意。

為了賺錢,唐軍甚至會攻打那些沒有受到黃巢義軍侵擾的村寨,打完了,肉餅和麵餅就都有了。

宋朝富庶,經濟作物和糧食都改進種植方式,提高產量,食人的區域已經降低了許多。

所以唐末習以為常的事,到了宋朝,便是極惡之人。

武洪打量了一下孫二孃,不能說是風韻猶存,只是剛到了A6的年齡段。

孫二孃也打量老者,猛一拍手:“哎喲,您老幾年前來過的吧?身子骨還這麼硬朗?”

“託小娘子的福,小老兒無恙。”

老者非常高興,沒想到時隔幾年,對方還能記得自己。

武洪心下忍不住笑。

進店的多,離開的少,肯定印象深刻。

顯然,老者是孫二孃開店三不殺原則下存活的之一。

“這幾位是……”

孫二孃打量著武洪幾人。

武洪帶了陸彬和段景住,還有鄆哥,算是他的小班底。

夏村那邊或許還會有人才,只不過眼下還沒顯露出來。

“都是小老兒的晚輩。”

老者坐下,擦了擦風塵僕僕的臉,有些懷念道:“愛吃你家的饅頭啊,到了別地就沒有這麼好的味道。”

“那還是照舊,饅頭黃酒外加兩個炒菜?”

孫二孃試探性問道。

“給我們來幾碗湯餅就行。”

武洪也落座:“晚上吃肉食,燒心的慌。”

“大郎,俺想吃白麵肉饅頭。”鄆哥盯著孫二孃,饞的直流口水。

“你倆也想吃嗎?”

武洪看了看陸彬和段景住。

“郎君吃啥俺吃啥,錯不了。”

段景住老舔狗了。

卻是真正的政治正確。

出門在外,有好有壞。

他跟陸彬都一致向武洪看齊,因為他們比不了鄆哥。

“三大碗湯餅,炒兩盤青菜,不放葷油。”

武洪轉眼安排完,且沒喝酒。

他是現代人思維,沒遇到便罷,既然遇到了,他還真想跟孫二孃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