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曹丕代漢稱帝(第2/4頁)
章節報錯
鬥米道的傳人,客居在蜀地。劉焉讓他當了督義司馬,一起殺了漢中太守,斷了斜谷關。劉焉一死,他兒子劉璋繼位。張魯一看劉璋不行,就佔了漢中扶風。
法正呢,是劉璋的軍議校尉,可惜劉璋不聽他的。益州別駕張松跟法正關係不錯,覺得自己挺有本事,劉璋這人不行,就勸劉璋跟劉備結盟,一起打張魯。劉璋問:“誰去當使者?”張松推薦了法正。劉璋答應了,派法正帶著四千兵馬去迎接劉備。主簿黃權拼命勸,劉璋就是不聽。
法正到了荊州,私下裡勸劉備拿下益州。劉備有點猶豫,龐統說:“益州土地肥沃,財富豐厚,是幹大事的好地方。咱們可以先搶下來,再好好治理,這是古人也贊同的做法。要是成功了,封你個大國,也不算背信棄義。今天不敢幹,以後好處就被別人佔了。”劉備一聽,覺得有理,就留下諸葛亮、關羽守荊州,自己帶著幾萬步兵去益州。
到了巴郡,太守嚴顏拍著胸口嘆氣:“這就是所謂的坐在深山裡,引虎自衛啊!”劉備到了涪城,劉璋來見他,給他增兵加糧,讓他去打張魯。劉備到了葭萌,卻不急著打張魯,而是忙著樹立碑文,收買人心。
在葭萌,龐統給劉備出主意:“咱們現在悄悄選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這是上策。楊懷、高沛是劉璋的名將,各帶強兵守著關隘,他們一直勸劉璋讓你回荊州。你可以派人去告訴他們,說荊州有急事,你要回去救急,他們肯定會來見你,到時候咱們就把他們抓起來,奪了他們的兵,進軍成都,這是中策。要是退回白帝城,跟荊州相連,慢慢圖謀益州,這是下策。你要是猶豫不決,到時候就麻煩了,想救都救不了!”劉備一聽,覺得中策不錯,就進軍佔了涪城。
諸葛亮呢,留在荊州讓關羽守著,自己帶著張飛、趙雲逆流而上,打下了巴東,破了巴郡,抓了太守嚴顏。張飛瞪著嚴顏問:“你為啥不投降?”
嚴顏人家可不含糊,梗著脖子說:“你們這幫小子,侵略我們益州。我們這兒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一聽,嘿,這老頭兒有骨氣,就喜歡這樣的,當場就把他給放了,還拉他做了座上賓。
然後,張飛和趙雲那是分工明確,趙雲去外水那邊定了江陽、犍為,張飛呢,定了巴西、德陽。可惜啊,龐統在戰鬥中不幸中箭身亡,真是天妒英才。馬超一看張魯那小子不成氣候,也跟著投降了劉備。
這時候,劉璋城裡還有三萬精兵,糧食也夠吃一年,老百姓和官員們那是打算死戰到底。劉璋呢,挺有良心,他說:“我在這益州二十多年了,沒給老百姓帶來啥好處,我這心裡頭啊,真是不安。”於是,他就開城投降了。劉備挺仁義,把劉璋遷到了荊州公安縣,還把他家的財物都給還了。
劉備自己當了益州牧,把政務都交給了諸葛亮。諸葛亮那是真有兩把刷子,用人行政,幹啥都合適。劉璋呢,以前辦事總是寬寬鬆鬆的,諸葛亮一來,那是嚴格把關,益州那是治理得井井有條。
孫權那邊呢,派諸葛瑾去找劉備,想要回荊州那幾個郡,劉備當然不肯了。孫權一氣之下,就派呂蒙去搶。劉備一聽,急眼了,親自從四川跑到公安,派關羽去爭那三郡。孫權也不含糊,帶著大軍到了陸口,魯肅領著一萬人到了益陽,跟關羽對上了。
就在這時候,曹操要攻打漢中的訊息傳來了,劉備一合計,要是漢中丟了,益州也就危險了,趕緊派使者去跟孫權求和。孫權一看,曹操那邊壓力大,也就同意了,兩邊重新結盟,把荊州給分了,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以東歸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劉備。
說起曹操,那可是個狠角色。他以前殺了董貴妃,還把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都成了貴妃。漢獻帝身邊的人,那都是曹操的耳目。伏皇后一看,這哪行啊,就跟她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