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歷史發生在公元997年至1022年,主要講述宋真宗執政期間的事。這宋真宗單獨拿來說,是因為這位帝王有太多的談資了,性格也比較複雜,自身文學造詣很好,且治國還可以,算不上昏庸。另外,他還特別迷信,沒有啥功績還搞泰山封禪,卻拉低了封禪的檔次,自此再也沒有帝王去泰山封禪了,成為了歷史絕筆。另外,他和劉娥的傳奇愛情故事也是家喻戶曉!

這個時期,世界歷史上,1000年,法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城市公社運動,市民反對封建領主,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1016年,克努特大帝佔英格蘭,建\"北海大帝國\"。

有詩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誕生了千古名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成為至今讀書人的夢想。寫這首詩的就是這回要說的宋真宗趙恆。

這都要從那天太宗趙光義駕崩後說起,皇后娘娘一紙令下,讓繼恩公公去召見呂端大人,商量立誰為新皇帝的大事。呂端大人一聽,心裡咯噔一下,感覺事兒不妙,立馬給繼恩公公使了個眼色,說:“來來來,你跟我進書房,咱們把這事兒鎖起來慢慢聊。”說完,就把繼恩公公鎖在了書房裡,自己急匆匆地進宮去了。

皇后娘娘一見呂端,開門見山:“老呂啊,皇上駕崩了,按規矩得立長子為嗣,你看這事兒咋辦?”呂端一臉正氣地說:“娘娘,先皇早就立了太子,就是為了今天。現在皇上剛走,咱能違背先皇的遺願,搞別的花樣嗎?”皇后娘娘一聽,沒話說了,只好讓太子即位,這就是後來的真宗皇帝。

真宗皇帝啊,那可是個仁德寬厚、勤儉節約的好皇帝,就愛讀書這一口。他手下那幫大臣,像李日方、呂蒙正、張齊賢、呂端、寇準、李沆、向敏中這些,個個都是能人,把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不過話說回來,真宗皇帝也有遺憾的事兒,就是當年為了皇位,跟親媽親哥鬧翻了,連親弟弟和親侄子都沒落個好下場。這事兒啊,後世的人說起來,都替他惋惜。

太子即位那天,群臣都等著見新皇帝呢。呂端大人站在殿下,就是不跪拜,非要請皇后娘娘捲起簾子,讓他親眼看看新皇帝是不是真貨。看完之後,他才心滿意足地帶著群臣一塊兒跪拜。後來呂端大人病了,寇準大人就接了他的班。

那時候啊,西夏的李繼遷老是不老實,一會兒叛變,一會兒投降。投降的時候,皇上還賜給他一個新名字,叫趙保吉。後來趙保吉死了,他兒子趙德明接了班。曹瑋大人上書說:“咱們得趁趙德明立足未穩,給他來個突然襲擊,把河西收復回來!”可皇上心慈手軟,下詔招撫趙德明。曹瑋大人急眼了,說:“皇上啊,您要是現在不趁他國危子弱滅了他們,以後他們強大了,咱可就沒轍了!”可寇準大人呢,跟沒事人一樣,就是不答應。皇上聽說了這事兒,嚇得不行,問寇準怎麼辦。寇準說:“皇上您別急,給我五天時間,您親自去澶州一趟,這事兒就妥了。”

皇上聽了寇準的話,真的去了澶州。可這時候,遼國那邊也不老實了,冊立趙德明為西平王,還派大軍來犯。邊境的警報一晚上來了五次,朝廷上下都慌了神。寇準大人說:“皇上您別怕,咱們有精兵強將,您親自出徵,敵人肯定嚇得逃跑。實在不行,咱們就出奇制勝,堅守陣地,耗死他們!”可這時候,有兩個大臣王欽若和陳堯叟,一個說要皇上逃到金陵去,一個說要逃到成都去。寇準一聽就火了:“皇上您可是英明神武,將士們也都齊心協力,您要是跑了,那不是告訴敵人咱們弱嗎?敵人趁勢而入,咱還怎麼保家衛國啊!”

皇上聽了寇準的話,決定親征澶州。王欽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