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歷史發生在公元1401年至1402年,主要講述朱棣靖難之役真的是不容易,但最終還是成功稱帝,志得意滿,大賞功臣,當然也處置了一些不順從的,諸如大名鼎鼎的方孝孺。

這個時期,世界歷史上,較為平靜。1402年,帖木兒帝國重創奧斯曼帝國,但卻沒有繼續滅了這個西方大帝國,而是突然轉向了東方的明朝,可能也是嗅到了這年燕王朱棣靖難成功,這時經過了四年內亂,明朝有可乘之機。

有詩道:暑往寒來春復秋,夕陽西下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遍地愁。桃李花開滿樹紅,轉頭青子綠蔭濃。梧桐葉下猶殘雨,雪片簷前又舞風。時序往來千古在,人生聚散一場空。今朝有酒今朝醉,說甚英雄十大功。

上回書道,燕王朱棣藉助天時地利打下了至關重要的一戰,發展態勢突然扭轉,他就在北平那是磨刀霍霍,心裡頭就琢磨著一件事——直奔金陵城去!他率領大軍往南這麼一晃悠,先是攻下了東阿,又溜達到了沛縣。這邊呢,平安將軍帶著南軍跟燕軍在淝河干了一仗,結果燕軍設了個埋伏,把南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平安手下倆猛將,一個叫火耳灰,一個叫哈三帖木耳,全給逮了。平安一看這架勢,趕緊帶著隊伍撤退到宿州去了。

燕軍這邊勢如破竹,又攻下了蕭縣。南軍的總兵何福和都督平安一看不好,趕緊在靈璧紮營固守。皇上一看這局勢,趕緊派徐輝祖帶著大軍去支援何福他們,兩隊人馬在齊眉山跟燕軍那是大戰了一場。何福那是真不含糊,一出手就把燕軍的一個將領陳文給斬於馬下。平安也是拼了老命往前衝,在北邊的山坡上跟燕王朱棣碰了個照面。朱棣一看大事不妙,差點兒就讓平安的大槍給戳了,結果平安的馬關鍵時刻腿軟了,一下就給摔那兒了。這時候,燕軍的一個指揮官王騏,騎著一匹快馬衝進陣裡,把朱棣給救了出來。

南軍一看,士氣那是噌噌往上漲,都傳燕軍被打得屁滾尿流,要回老家了。朝廷裡頭有人就說:“燕軍都跑了,咱京城可不能沒兵啊!”於是就把徐輝祖給召回來了。這下可好,何福成了孤軍奮戰,燕軍就派了些輕騎兵去截斷南軍的糧草。何福一看,沒轍了,只能下令全軍轉移到靈璧去,就著糧吃。結果燕軍來劫糧,平安他們趕緊出兵去救,又被燕軍的埋伏給打敗了。何福和平安只能縮在營裡頭堅守,等著援軍。

到了晚上,何福下了個命令,說明天一早聽到三聲炮響,就突圍出去找吃的,打算去淮河那邊。結果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呢,燕軍就攻過來了。朱棣帶著將領們那是身先士卒,士兵們跟螞蟻似的往上爬。燕軍那邊放了三聲炮,南軍一聽,以為是自己的訊號呢,趕緊往門口衝,結果門被堵死了,營裡頭亂成一鍋粥。燕軍趁機猛攻,一下就把營給破了。何福撒丫子就跑,平安被逮了個正著。南軍的勢力那是越來越弱了。

這時候呢,還有個駙馬都尉梅殷,他娶的是高帝的長公主,鎮守淮安呢,那是防得滴水不漏。朱棣想借道過去,梅殷那是堅決不給面子。朱棣一看,這路走不通啊,乾脆就渡過泗水去攻打盛庸。

盛庸那是準備充分,帶著幾萬步兵騎兵,還有幾千艘戰艦,在南岸擺開了陣勢。朱棣一看,心生一計,讓人把船都綁在一起,敲鑼打鼓的,好像要渡河似的。其實呢,他暗地裡派了邱福、朱能、狗兒他們幾個,帶著小船悄悄從西邊繞過去,繞到盛庸的後頭,一連放了好幾個炮,南軍一看,嚇得那是魂飛魄散,撒腿就跑。盛庸呢,嚇得腿都軟了,連馬都上不去,最後只能一個人坐船跑了。燕軍那是大獲全勝,把戰艦都搶了過來,渡過淮河,在南岸駐紮下來。

燕軍那是勢如破竹,一路攻下了盱眙、天長,一直打到揚州。揚州的守將崇剛和監察御史王彬那是誓死抵抗,最後壯烈犧牲。燕軍又攻到了高郵,把儀真也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