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平定安史之亂(第3/5頁)
章節報錯
,老百姓路過的時候,都瞻仰禮拜,高呼萬歲。李輔國一看這架勢,就在皇上耳邊吹風:“太上皇住在興慶宮,天天跟外人打交道,陳玄禮、高力士這倆傢伙說不定在謀劃對您不利呢,還是把太上皇移到宮裡住吧。”皇上不聽。結果後來皇上病了,李輔國就假傳聖旨,帶著五百名弓箭手,露著刀刃,把太上皇接到宮裡去了。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陳玄禮也被勒令退休了。
太上皇一看這架勢,心裡不痛快,就不吃葷食,開始辟穀,結果身體越來越差。皇上本想讓郭子儀統率各路兵馬,去攻打范陽,平定河北,結果被魚朝恩給阻止了。皇上被張皇后控制得死死的,連去宮裡看望太上皇都不敢。結果太上皇在神龍殿駕崩了,享年七十八歲。
皇上自從春天那會兒就生病了,一聽太上皇駕崩,病情那是急轉直下,趕緊讓太子監國。沒多久,皇上也駕崩了,在位才七年。
早先啊,張皇后和李輔國那是穿一條褲子的,可到了晚年,兩人有了矛盾,張皇后想殺李輔國,廢掉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李輔國一看這架勢,跟內射生使程元振一合計,把張皇后給遷到別的宮殿去了,沒多久就給她和她兩個兒子送上了西天。
然後啊,李輔國領著太子,穿著素服,跟宰相們見了面,太子就這麼即位了,這就是代宗皇帝李豫。
李輔國這傢伙仗著有功,那是越來越囂張了,直接跟皇上說:“皇上您就在宮裡待著,外面的事兒全聽我的。”皇上心裡那叫一個憋屈啊,可這傢伙手裡握著禁軍,皇上也只能忍氣吞聲,尊稱他為尚父,連名字都不叫了,大小事兒都得問他。李輔國也是悠然自得,被封為博陸王。
皇上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就派了個小偷,夜裡摸到李輔國家裡,把他的腦袋和一條胳膊給剁了下來,然後拍拍屁股走人。皇上還假裝下了道詔書,讓有關部門去抓小偷,又派了箇中使去慰問李輔國的家人,那叫一個虛偽啊。
然後啊,皇上又派了箇中使劉清潭,去跟回紇修好,還想借他們的兵來討伐史朝義。想當年啊,肅宗把僕固懷恩的女兒嫁給了回紇可汗,可汗還想見見僕固懷恩呢。
僕固懷恩那時候在涼州呢,皇上就讓他去見可汗。僕固懷恩那是苦口婆心地勸啊,說唐朝的恩情和信用可不能辜負啊。可汗一聽,高興了,立馬派使者上表,說願意出兵幫忙討伐史朝義。皇上就任命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各路大軍從陝州出發,僕固懷恩和回紇當先鋒,跟李光弼、李抱玉等幾路人馬一起進軍。
官軍到了洛陽北郊,遇到數萬敵軍,敵軍那是立起柵欄自守啊。官軍那是猛地一擊,敵軍大敗,史朝義帶著幾百輕騎往東逃竄。僕固懷恩那是乘勝追擊啊,攻克了東京,還派他兒子僕固錫去追史朝義,那是屢戰屢勝啊。最後啊,僕固錫追上了史朝義,在莫州把他給圍了。
史朝義的部將田承嗣一看這架勢,投降了,把史朝義的母親、妻子和兒女都送給了官軍。史朝義那是帶著五千精兵,從北門突圍而出,逃往范陽。結果啊,范陽的部將李懷仙也投降了,史朝義那是進不得城啊,最後走投無路,在樹林裡上吊自殺了,手下也都散了。僕固懷恩取了史朝義的首級來獻功,並與諸軍返回,回紇也回到自己的國家,河北這就算被平定了,安史之亂也算畫上了句號。從安祿山作亂三年,安慶緒二年,史思明二年,史朝義二年,共九年而滅。
僕固懷恩這傢伙啊,怕史朝義的餘黨被消滅後自己失寵,就奏請皇上讓史朝義的降將薛嵩當相衛節度使,田承嗣當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當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當成德節度使,以此來作為自己的黨羽。皇上也是厭倦了戰爭,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了。
結果啊,這些節度使們各自收攏了安史之亂的餘黨,坐擁強兵,自己任命文武將吏,不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