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詞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話說那年頭,秦二世暴虐無道,民不聊生。楚國那邊,有兩個哥們兒,一個叫陳勝,字涉,另一個叫吳廣,倆人一拍即合,在大澤鄉那塊兒,領著九百多個窮苦老百姓,因為下大雨,路走不了,眼看就要誤了去漁陽的差事,這差事一去不復返,遲到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陳勝一看,行了,橫豎是個死,不如干票大的!他就跟大夥兒說:“兄弟們,咱們這都遲到了,按律當斬,但咱們是壯士,豈能白白送死?咱們得乾點大事,讓咱的名字響徹雲霄!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嗎?”這話一說,大夥兒一聽,嘿,有理!都跟著陳勝幹了。

這倆人還挺聰明,冒充了秦朝的公子扶蘇和楚國的名將項燕,找了個地兒,搭個罈子,宣誓起義,號稱“大楚”。陳勝呢,自封為將軍,吳廣成了都尉。他們攻打蘄縣,一舉拿下,接著又佔領了陳縣。大梁那邊兒的陳餘、張耳倆賢人聽說後,也跑來拜見陳勝,陳勝一看,這倆人不錯,高興得不得了。

陳勝一看時機成熟,就在陳縣的父老鄉親們面前,宣佈自己要當王,國號“張楚”。這一下子,可把那些被秦朝苛政壓得喘不過氣的郡縣給樂壞了,紛紛響應,殺了長官,跟著陳勝混。

訊息傳到秦朝二世皇帝耳朵裡,二世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嚴查。後來有個大臣跑來說:“陛下別急,那些不過是些小偷小摸的,郡守、郡尉都快把他們抓光了,不足為慮。”二世一聽,這才鬆了口氣。

這邊兒張耳、陳餘給陳勝出主意,讓他去攻略趙國地盤。陳勝就派了自己信得過的陳人武臣當將軍,張耳、陳餘當左右校尉,帶著兩千人馬去趙國轉悠。同時還派了魏人周市去魏國,陳人周文去西邊打秦朝。周文這一路上,那是越打越順手,人馬從幾千漲到了幾萬,一直打到戲這個地方,把二世皇帝嚇得一愣一愣的。

秦朝那邊一看,不行,得想辦法。少府章邯建議放了驪山的囚犯,讓他們去打周文。這一放,嘿,還真管用,周文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後戰死沙場。另一邊,張耳、陳餘輔佐武臣也是越打越歡,佔領了趙國三十多座城,武臣還被封為了武信君。

這時,楚地那邊,又有一位大佬登場了,他叫項梁,下相人,就是現在的江蘇淮安府邳州。項梁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早年因為殺了人,和侄子項羽一起逃到吳中避難。這吳中的賢士大夫,都得給他幾分面子。

項羽,字羽,身高八尺多,力大無窮,能扛起鼎來,這本事可不是蓋的。小時候,項羽學寫字,沒學成;又去學劍,還是不行。項梁氣得直咬牙。項羽卻振振有詞:“寫字嘛,能記住名字就行了;劍術嘛,只能對付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萬人敵!”項梁一聽,嘿,這小子有志氣,就教他兵法。項羽一聽兵法,那叫一個高興,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領。

有一次,秦始皇遊會稽,渡過浙江,項梁和項羽都去看了。項羽一看秦始皇那排場,不屑地說:“那傢伙,我可以取而代之!”項梁一聽,嚇得趕緊捂住項羽的嘴:“別亂說,要掉腦袋的!”不過,項梁也因此覺得項羽不是池中之物。

後來,會稽郡守殷通想響應陳勝起義,就讓項梁當將領。項梁一看機會來了,就讓項羽把殷通給宰了,自己拿著殷通的人頭,掛上他的官印,殺了幾百個不服的人,就這樣,項梁成了會稽郡的新老大,還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隊伍,佔領了周邊的縣城。項梁自封為會稽郡守,項羽就成了他的副將,這時候項羽才二十四歲。

與此同時,齊地那邊,有個叫田儋的,是齊王的後裔,和他的堂弟田榮、田橫都是豪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