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軍封路,朱瞻基的疑惑(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棣與鄭和二人在拐過街角之後,坐上了同一輛馬車。
剛剛坐穩,鄭和就忍不住說道:
“陛下,陳羽真乃大明社稷之大才。在他的眼中,彷彿多麼棘手的難題,都能在一頓飯的功夫迎刃而解,就比如從洪武時期延續至今的大明寶鈔貶值問題。”
“恕臣直言,放眼整個大明,恐怕也不會再有第二個人能夠想出陳兄弟這樣的解決辦法。”
“前一段時間臣在老師姚廣孝那裡提過陳羽一嘴,老師說他猜測陳羽是從天上下凡到民間的謫仙人,本來臣從來不相信有這樣的奇聞,可透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來看,臣算是徹底服氣,也只有謫仙人下凡才能解釋陳兄弟一身絕世無雙的本領。”
謫仙人嗎?
朱棣點了點頭,根據錦衣衛傳回來的訊息,相面大師袁珙就在這兩日將會趕來京師。
本來姚廣孝也略懂些相面的本領,朱棣就想著讓姚廣孝先來陳羽這小酒館看看。
結果姚廣孝打死也不願意過來。
這讓朱棣也沒了辦法。
只能等袁珙。
朱棣點了點頭,並沒有在陳羽身份上過度糾結,反而淡淡的說道:
“解決寶鈔問題的辦法雖好,只是有些……毒辣!”
隨即,朱棣再次開口說道:
“但那又如何,只要大明百姓過的幸福足矣!”
鄭和聽完也是這樣的感覺,頓了頓,眉頭微微皺起,遲疑的說道:
“陛下,辦法雖好,但是臣總感覺陳兄弟對國家經濟之道還有許多地方沒有說出來,方才所說只是一個大致的方向。”
朱棣沉吟片刻之後,笑著說道:
“有一個大致的方向足夠了,好歹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再說了,要想建立起一套白銀寶鈔體系,前提是朝廷擁有大量的白銀儲備,這件事情還需要等下西洋結束之後才能進行下去。”
“到了那個時候,有什麼細節上的問題,再去詢問陳兄弟就是。”
“貨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國家的命根子,等你代表大明第一次下西洋圓滿回來之後,朕不會忘記你的功績的。世界推行貨幣寶鈔體系的任務,會全權交由你來負責。”
“到那時,朕會為你著書,讓民間與後世之人稱讚你的功績。”
鄭和聞言眼中滿是激動,當即躬著身子,對著朱棣深深行了一禮。
“陛下,臣定然不辱使命!”
鄭和這輩子沒有其他追求,只希望自己將來可以被載入史冊。
他心中隱隱感覺,如果世界白銀寶鈔事件幹成,那麼他不僅會被載入史冊,還很有可能會名垂千古。
畢竟,他所做的可是造福整個大明百姓的事情。
而且還是功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
同時鄭和心中對陳羽更加感激。
如果不是陳羽,
那麼他下西洋也就能帶著大明的艦隊去滿世界宣揚大明國威,在順路與他國貿易,賺些錢回來。
可是經過幾次陳羽對大航海的分析之後,鄭和心中對下西洋的整體藍圖與海洋霸權,逐漸清晰起來。
………………
三日後,陳羽今天與往日不同,特意起了一個大早,簡單對付幾口之後,並沒有繼續待在小酒館內,而是選擇了外出。
今日是當今永樂帝親自為下西洋隊伍送行的日子。
陳羽對歷史上那位上馬殺敵、下馬治國的永樂帝長什麼樣子很是好奇。
想著能不能借著這個機會,見識一下永樂帝的威嚴。
還有那個歷史上著名的‘三寶太監’。
結果走出街道往京師中央趕路的時候,傻眼了。
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