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但轉念一想,陳羽說得對啊。

家宴而已。

最開始說將國事轉變為家事,原來是這個意思。

這樣一來,確實有一個長輩,而且是一個有資格、不僅是寧王,而是所有弟弟都信服的長輩,長嫂,長母來做和事佬。

再適合不過。

許皇后在朝中什麼樣的威望與品德,朱棣是知道的。

文物百官中威望頗高,皆信服。

這讓朱棣很驕傲,可以娶到這樣的女子。

朱棣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激動的說道:

“掌櫃的,徐皇后這個和事佬選的太妙了!”

“我真沒想到你會選她,你不僅腦子聰明,還有一雙慧眼,連人倫道義都逃不過你的眼睛。”

朱棣接著陳羽的話說了下去:

“人手選好了,那麼接下來就按照最開始的辦法,永樂帝打兄弟牌,聊著聊著寧王心中的怨氣自然就散了。”

陳羽白了將事情想著如此簡單的老朱,搖了搖頭說道:

“話是這麼說,可還是那句話,皇帝的位置很誘人,尤其對藩王。”

“永樂帝最開始選擇冷處理的方式對付寧王,那麼寧王是不是可以一直不鬆口,也同樣逃避這個話題,裝傻充愣呢?”

“那如果寧王沉默,到時候一切是不是都又回到了原點。”

沉默?

朱棣懵逼了,對啊!

就像自己這段時間對待寧王一樣,選擇沉默的方式應對。

那到時候自己總不可能撬開寧王的嘴,讓他必須給個態度吧。

還沒削藩呢,傳出這樣的事情,那還得了。

陳羽看著有些沮喪的老朱,咂了咂嘴繼續說道:

“其實也很簡單,有些事永樂帝不好直接說明,但徐皇后可以。”

“大明江山初定,國內百廢待興,這個時候朱家子孫應該團結一心,好好的將大明治理好,如果這個時候砸鍋賣鐵,選擇分家,明太祖洪武帝也是斷然不會同意的。”

“意思就是這個意思,首先讓徐皇后將國內目前現狀說明,然後借徐皇后的口,說出讓永樂帝遜位,而寧王來主這個家,坐上那個位置!”

“這……”

朱棣腦瓜子頓時嗡嗡的,不解的問道:

“掌櫃的,這已經不是分裂國家,而是直接禪讓啊!”

“如果寧王答應了,那又置永樂帝於何地?!”

朱棣的話還沒有說完,陳羽直接擺了擺手打斷道:

“得了吧,老朱,就算真答應了,徐皇后說的事情,關永樂帝什麼事?”

朱棣再次無語,這是什麼情況。

這不是耍無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