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陳羽身邊,朱棣感覺他也進步了不少。

漢王黨與太子黨可以說絕無和解的可能,除非他們兩兄弟死一個!

所以,真到了收穫成果的時候,百姓也只會知道是永樂帝促成了這一切。

朱高煦會有人記得嗎?

有,比如那些商人。

但他們同樣知道,背後如果沒有永樂帝默許,永樂公司絕對無法正常執行下去。

姚廣孝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將其吐出後,道:

“老衲考慮不周了,永樂二字的分量確實很足!”

“哪怕二皇子沒有獲得百姓的認可,但是陛下應該知道,如今大明的軍隊更加認可哪位皇子,又或者說更希望哪位皇子成為太子儲君?!”

“自然是漢王!”

朱棣幾乎脫口而出。

以朱高熾那副三百多斤的體重,上馬都費勁,更不要說殺敵了!

而在靖難之役中,漢王朱高煦的勇猛,那可是所有將軍將領公認。

朱高煦每逢戰事,必身先士卒!

奪旗、戰將、先登、破陣、扶王、隨便佔了一個都可以名震三軍,佔兩個三代無憂,佔三個以後必能在史書留下一筆。

而朱高煦五個全佔了。

雖朱高熾在靖難之中,管理後勤排程。

沒有朱高熾,前方也不可能打的那麼順利。

但是武將集團與文官集團有著明顯不同。

他們往往只認那種在戰場上一刀刀砍出來的功績,誰打仗厲害,武將集團就服誰,就會擁護誰。

這也是為什麼朱棣早在兩年前就攻入南京登基,但卻遲遲沒有確立太子的原因。

因為老大與老二代表的勢力,實在太極端了。

朱棣想著以後自己替後世子孫,徹底解決掉北方草原上的問題,最少也要保障自自己之後,大明五十年之內對北方草原有著絕對的壓制力。

那麼接下來,大明只需治理內政即可。

這才確立了朱高熾。

姚廣孝凝聲道:

“不僅是那些武將擁護二皇子,就連陛下心中,也是更加偏愛酷似自己的二皇子,對不對?”

迎著姚廣孝的目光,朱棣點了點頭。

朱棣與朱高煦不僅是父子,更是戰友。

那種情誼,使得朱棣心中確實是希望漢王成為太子。

但是朱棣絕不會意氣用事,他是一個皇帝,立儲君這種大事,要權衡利弊,絕不會摻雜私情在裡面。

姚廣孝目光灼灼的看著朱棣,繼續道:

“大皇子跛足,身形又胖,陛下不喜,可是數月之前太子之位已定,大皇子治理政務以來,沒有過錯,又是嫡長子,如果廢除……陛下可知影響?”

朱棣看著姚廣孝,氣氛有些僵硬。

“老大沒做錯什麼,我為何要廢?!”

姚廣孝問道:“那就殺陳羽!”

朱棣凝視著姚廣孝,沉思良久之後道:

“陳羽,國之大才,不殺!”

姚廣孝聞言,有些生氣的看著朱棣:

“陛下,你知道的,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位皇帝,那是分裂!這個罪名,你我都擔待不起!”

“陳羽在朝中沒有根基,今後步入朝堂,可以是大皇子的人,也可是二皇子的人,但是你讓朱高煦按照陳羽的辦法,接手‘永樂公司’,完成之後呢?他們有了一定的契合度,那麼後期無疑陳羽大機率會倒向二皇子那邊。”

“陳羽是什麼樣的人,太子那邊的人才楊士奇、楊容外加一個解縉一起,恐怕都想不出陳羽這段時間提出的任何一條計策,在陳羽面前,就連老衲也甘拜下風。”

“到時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