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心結的根源(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老二在軍營中身份不低,邀請朱老二也合情合理。
陳羽點了點頭之後,不再談論錦衣衛的話題:
“燕王當初發動奉天靖難前期,寧王中立,並沒有加入戰局,但是寧王的勢力確到了可以左右戰局的程度,所以建文與燕王對寧王不斷畫餅,試圖將其拉攏到自己陣營。”
“最後還是燕王棋勝一招,成功拉攏,並徐諾兄弟二人同享榮華,共主天下。”
“可奉天靖難成功到永樂帝兌現承諾的時候,寧王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諾,竟連封地都回不去了,而且永樂帝還下旨特賜西宮為寧王府,寧王永駐京城。”
朱棣默默聽著,沒有說話。
當初跟徐諾朱高煦一樣,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天會死,當然是有什麼說什麼。
直到坐上皇位,他也有些不敢相信。
自己一個藩王,竟然真的成功了!
朱高煦那個確實承諾好解決。
畢竟自己這個做老子的,還活著。
朱高煦哪怕再虎,也沒踹窩子的可能。
如果他這個當爹的連兒子都管不了,那這皇帝也不用當了。
寧王那可不像朱高煦這樣好解決。
同意了,就是支援國家分裂。
下到地底之後,朱元璋不得將他抽筋剝皮放血……
不同意,就要背上言而無信的罵名。
所以只能先將寧王控制在京師。
陳羽繼續說道:“建文帝削藩迎來了奉天靖難,可藩王的權力太大對國家來說,註定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哪怕因削藩‘清君側’的燕王,登基之後也是一定會再行削藩之舉。”
“與其說寧王這一次是在謀逆,倒不如說寧王是被他的好四哥狠狠擺了一道,心中不甘,憋著氣。”
“太祖諸子,燕王善戰,寧王善謀。以寧王的能力,不可能猜測不到削藩在即,這才藉著眾人的面,醉酒之後將滿肚子的委屈,發洩出來罷了。”
陳羽話音剛落,朱棣忍不住連連稱讚道:
“掌櫃的,你真神了,我老朱佩服!”
朱棣本來還想為陳羽講解一下他與寧王之間的矛盾來源,然後在詢問該如何化解。
可是陳羽一番話下來,竟然將前因後果分析的絲毫不差。
陳羽擺了擺手,淡然的說道:
“老朱,咱倆都這麼熟了,我的能力你應該瞭解,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以後該誇可以誇,但用不著這麼驚訝。”
“……”
朱棣對陳羽時而跳脫的性格已經見怪不怪了,笑著問道:
“掌櫃的,如果事情是推論的這樣,那聖上兩兄弟的這份矛盾,該如何化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