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心滿足的是朱棣老人家,笑嘻嘻的是小國,哭的是交銀子的老百姓。

萬邦來朝磕頭,老百姓都沒聽到個響兒。

誰讓自古以來,華夏帝王覺得,出門在外,做大哥,就要有個大哥的樣子,該花的錢,一定要花,絕不能含糊。

永樂帝自然也是如此。

結果萬邦來朝,虛名有了,本質卻勞民傷財,對於明朝後來的貿易往來幾乎沒有任何的貢獻。

但陳羽這樣說,不希望今後入朝為官真能勸動朱棣改變觀念。

畢竟這位永樂帝對外想要宣揚的是和平、大氣的形象。

那麼,陳羽覺得只要今後大明在殖民地撈錢的時候速度,遠遠大於永樂帝撒錢的速度不就行了。

但若是老馬能夠趁著第一次下西洋說服鄭和,倒也會省去今後的許多麻煩。

陳羽之所以說這麼多,完全就是感覺鄭和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畢竟,成為下西洋的總指揮使,可以說是將洪武帝的海禁祖制按在地上摩擦。

這樣的人如果迂腐,那將朝中打著祖制反對下西洋的文武百官置於何地?

朱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

“掌櫃的,我信你,過段時間我就改行了,不做木材生意,轉做陶瓷生意。”

陳羽聽見朱棣這副口氣,愣了一下,隨後瞅了一眼朱棣說道:

“老朱,這官窯在景德鎮那邊,由朝廷壟斷,如有私自買賣或使用官窯瓷器者,將受到嚴厲懲罰。”

“至於民窯……還沒有精鹽利潤高呢。”

“你聽我的,不要想其他的,專攻精鹽市場,足夠你吃的滿嘴流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