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

李景隆當即跪下,哭喪著臉,乾嚎道:

“陛下恕罪,臣再也不敢了。”

“臣知道,身為朝廷官員不理政務,反倒整天告病前往教坊司做樂,簡直有愧陛下隆恩。”

“臣願辭去朝中官職,以儆效尤!”

朱棣眉毛一挑,李景隆心中想的那些彎彎繞繞,怎可能瞞的過他。

李景隆見朱棣沒有回話,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陛下,臣聽聞國庫缺錢,身為陛下臣子,臣願獻微薄之力,拿出三萬兩充盈國庫。”

李景隆可不敢跟朱棣搞砍價那一套。

他可是知道錦衣衛的可怕之處。

有一天,宋濂與幾個朋友在家中飲酒,第二天,朱元璋詢問宋濂家中來客的情況,問宋濂昨天有沒有喝酒,和誰喝的,配的什麼下酒菜?宋濂一五一十把昨天的場景,給朱元璋複述了一遍。

朱元璋聽後笑道:“確實如此,你沒有欺騙我。”

當時,這件事情在朝中傳開後,所有大臣全部背後嚇出一身冷汗。

李景隆猜測,自己府上的錦衣衛必然少不了。

對於家中財產情況,朱棣有可能比自己還要清楚。

所以,李景隆一點也不敢謊報。

三萬兩!幾乎是除去接下來家庭正常開銷後的全部家當。

“嗯。”朱棣淡淡的嗯了一聲。

收下了?!

李景隆心中一喜,這是不是代表著自己終於可以脫離朝堂?

畢竟朝中不管文臣還是武將,跟有病一樣,都喜歡參自己一道。

簡直該死!

整的自己整天擔驚受怕。

現在好了,熬出頭了……

李景隆本來就志不在朝廷,又或者志不在朱棣統治下的朝廷。

他出身貴胄,年輕時不僅很愛讀兵書,人又長得很帥。

其外貌丰神俊秀,舉止雍容,深得朱元璋喜愛。

有這顏值和家世雙buff加持,升官就像坐火箭一樣,一路開掛到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由此可見,出身好、長得帥,不分朝代哪哪都吃香!

不僅洪武一朝被器重,甚至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繼位,李景隆也是盛寵不衰。

建文帝更是視其為心腹,極為倚重。

後靖難之役,建文帝更是敢以五十萬傾國兵力相托李景隆北上平叛。

建文一朝受寵程度可見一斑。

只不過到了永樂一朝所有的一切都變味了。

朱棣可不看這種徒有其表的東西。

要在朱棣手下辦差,必須要有真才實學。

李景龍這種草包,雖位列百官之首,實則手上沒有實權,每每上朝,沒了建文庇護,所有官員都要來踩他一‘腳’。

畢竟靖難時期,自己做的那些事,建文舊臣恨不得咬死自己;靖難之後,自己一個建文舊臣被封為第一功臣,‘靖難’來的那一幫臣子,恨不得剮了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他天天請辭,朱棣就是不允。

李景隆心中懊悔道:

“早知道那點錢就可以擺平,白遭了那麼久的罪!”

“曹國公,你認為朕單獨來見你,只為了這麼一點事,又或者這麼一點小錢?”

朱棣沉聲質問道。

李景隆微微頷首。

還有事?

朱棣將桌子上的幾份奏疏直接扔在地上,冷冷說道:

“自己看看,你做的好事。”

李景隆心中咯噔一聲,已經有了不好預感。

他撿起地上的奏疏,看了裡面的內容之後,只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