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將信將疑的用手沾了一點,輕輕舔了一口。

尼瑪!

朱棣雙眸一亮,連忙說道:

“鹽,是鹽。”

朱高煦點了點頭,在一旁補充道:

“爹,掌櫃的先前說過了,再說這白晃晃的,我們又不瞎。”

朱棣瞪了朱高煦一眼,看來這小子是出來一趟皮癢了。

隨後對著陳羽說道:

“掌櫃的,我的意思是說這鹽的味道,只有單純的鹹,而且非常細膩,倒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稀罕物。”

要知道明朝時期的鹽,由於雜質較多、純度較低,鹹味絕對不像現代食鹽那麼純粹。

它可能會帶有一些其他的味道。

例如在煎鹽過程中,柴火燃燒,鹽可能會帶有淡淡的煙燻味。

這種煙燻味會在一定程度上掩蓋鹽本身的鹹味,使鹹味的口感變得複雜。

而且明朝食鹽的顆粒大小和質地不均勻,透過煎鹽生產出來的鹽,會因為結晶過程相對較快,導致鹽顆粒較大,且形狀不規則,口感上可能會有些粗糙。

最重要的是明朝的食鹽無法去除雜質成分,如鎂、鈣等礦物質,導致入口後會帶有苦澀的後味。

但是陳羽所製造出的鹽,只有單純的鹹,且細如沙粒,入口即化。

哪怕皇帝所用的御鹽精挑細選,也與陳羽這的相差甚遠。

朱高煦聽後,直接抓了一把,舔了一口,隨即瞳孔猛然睜大。

“姥姥的,這鹽真好吃!”

“掌櫃的,沒想到你看上去弱不禁風,腦子倒挺靈光。”

朱高煦說完,對著巴掌中的食鹽猛舔,邊舔邊高興的說道:

“行軍打仗中烤肉,要是撒點這樣的鹽巴,那味道得有多香啊!”

陳羽咂了咂嘴嘴,好心提醒道:

“那個……朱兄,不是我小氣,只是這鹽哪怕再好,吃多了也會把嗓子齁啞的。”

朱高煦聞言,心中大喜。

我弟弟關心我了,果然是親兄弟。

弟弟有這個本領,我這個當哥哥的實在由衷感到開心。

多吃一點怎麼了!

果然是個大傻春!

陳羽心中默默嘆了一口氣,隨後笑著對朱棣說道:

“老朱,怎麼樣,這個生意你感不感興趣!”

朱棣好奇的問道:“掌櫃的,這是你一個人在岩鹽的基礎上煉製加工出來?”

陳羽點了點頭:“也就在前兩個月,我感覺吃的菜餚所用的食鹽有些苦澀味,很不喜歡,所以就在原來食鹽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改進,就有了現在的精鹽。”

“老朱,說實在的,你運氣挺好,我改進好的當天你就來了,這個就叫做緣分。”

朱棣震驚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只因吃的時候感覺有些苦澀,所以就發明出來了精鹽!

陳羽這樣的做法當然不能定義為走私那個行當。

畢竟他是完全透過正規途徑購買食鹽,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煉製加工。

所有步驟完全合法。

哪怕朝中那些刁鑽的御史,也找不到理由來抨擊陳羽。

陳羽在再次重新整理了朱棣對他的認知。

三言兩語間,就可以指出一個王朝的弊端,並且提出解決辦法。

將困擾所有王朝週期的夢魘,更是連根拔起。

歷代君王認為造福百姓的方式就是減免賦稅,可是陳羽倒好,直接提出了商稅代替田稅的措施,直接把百姓的賦稅免了!

政治,國運,百姓,民生,眼界,經濟,無論拿出來哪一個,都是大明一朝絕頂。

可陳羽如今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