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聳了聳肩,說道:“很簡單的事情,永樂帝的志向就是為了向世人證明他奉天靖難沒錯,那麼總要功績。”

“但是想要完成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哪有這麼簡單,首先就是需要大量的金錢。”

“如果永樂帝發現下西洋的財富,你認為他會跟其他階層的權貴共享嗎?”

“所以老朱,我建議你趁著第一次情況不明朗的時候,多放置一些貨物拿到國外去貿易,保證你賺的盆滿缽滿。”

鄭和看著陳羽當著朱棣的面,說朱棣‘摳’……霸道,而且非常的自然,心中有無數個為什麼在頭頂上飄了過去。

隨後後知後覺的想起來永樂帝目前只是陳羽口中的‘老朱,看來是對陛下的身份真的不知道。

否則也做不到這麼隨意。

鄭和可不敢附和陳羽的話,只是在心中表示了贊同。

陳羽說的沒毛病。

鄭和下西洋朱棣還交給了他另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向大明周圍國家宣揚大明國威。

打造盛唐時期萬國來朝的場面。

如果真的讓朱棣發現其中暴利。

那麼毫無異議,單幹!

畢竟國威不能當飯吃,歸根到底還是錢來的實在。

朱棣怔了怔,好傢伙,我一個皇帝在陳羽面前像是被摸透了一樣。

緊接著輕輕咳嗽了一聲,問道:

“掌櫃的,這樣有什麼不好嗎?”

“這些錢最後還是會用到國家財政上面,用在征伐漠北,還大明邊疆穩定,修運河造福天下百姓。”

陳羽不由失笑道:“整個國家只有皇帝一個人同意,老朱你認為這個生意能長久嗎?”

華夏對海上絲綢之路的控制,自朱棣之後幾乎斷絕。

要知道當時大明的國力,在世界稱第二,幾乎沒有國家可以稱第二。

但是就這麼放棄了海洋霸權,把廣闊的海洋讓給了西方的殖民者和東方海盜。

著實可惜。

朱棣皺眉:“如果有利益,為什麼不會堅持?”

陳羽嘆了一口氣說道:“因為大明所有階層的權貴也好,士大夫也罷,都沒有從其中獲取利益,所有好處全都都由皇帝一個人佔了,他們當然會以各種理由反對。”

“其實這也沒有辦法,永樂帝確實算得上一代雄主,但是在這件事情上確實眼界看的不夠長遠。”

“要知道,海上絲綢之路的利潤,不要說皇帝了,哪怕是捆綁上整個大明舉國之力,還有很大的剩餘。”

“而且只要永樂帝把握住了海上絲綢之路,不要說漢唐了,六合一統的始皇帝也能與其並肩,甚至超越。”

朱棣呆了呆,眨了眨眼,然後拿起身前的酒給自己倒了一杯。

幾杯烈酒下肚。

還全然沉浸在剛才的話語中。

陳羽也認為後世過的實在太憋屈了,在最適合進行大航海的時期,只堪堪進行了幾場下西洋後就海禁了。

大清時期做得更加過分,直接來一手閉關鎖國。

如果明朝花費一部分精力用來維持大航海,哪裡還有歐洲殖民海上霸權什麼事。

說不定以後漢語還替換掉英語,成為世界主流語言。

但事情沒有如果。

陳羽吃飯時說的話,吹的牛,全然都是有感而發。

身處皇宮之中的永樂帝註定無法聽到。

陳羽喝了一口酒之後,沉聲說道:“永樂帝要想完成千秋大業,那麼一定會收取大量稅賦,說白了,就是在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但是壓榨飽經戰亂的百姓意義確實不大,扣田賦能扣多少銀子出來?”

“百姓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