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帶回去吃,小花,虎子,你們兩個要去嗎?”

在屋裡憋了好幾天的兩個小娃娃自然是撒了歡兒高興,套上了棉靴子和皮手套就準備出去。

一場嚴寒的大雪帶走了很多生命,同樣也賦予了很多生命,像是榛蘑野蘑這種菌類便是大自然的受益者之一。

這些菌類沒有辦法獨自生殖,唯一寄託就是那些高大挺拔的樹木,而今年的幾場暴風雪將那些本就早已搖搖欲墜的老樹凍死,這可給那些“遊手好閒”的菌子最完美的棲息地。

沒有了樹冠樹葉的競爭,即使靠著枯死的樹幹,這些菌子也足夠可以生活得很好。

早些日子因為大雪的覆蓋,無法準確查明那些菌子的具體位置,如今大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許多蘑菇也露出頭了。

有了念頭,兩個小娃娃甚至連飯都沒有吃完,拉著張鐵軍就上了山。

只是採摘菌子,張鐵軍也並未過多準備些什麼,倒是周念慈這一路上很是放鬆,更像是好奇寶寶一路上對著張鐵軍問東問西的。

採摘菌子說難也不難,說不難卻也並不簡單,總體來說,主要看兩點,一點是運一點是眼神。

菌子的生長環境很是複雜並且多元化,喜好潮溼的它們大多數都集中在河流以及大片枯樹周圍,需要細心觀察,有的人從清晨出發,到了晚上都不見能夠採摘到一籮筐,有些人則是剛上山就能撞上菌子群。

對於後者這種情況,跑山的山民統稱為“有福不用忙,閒的你發慌。”

今天張鐵軍幾人的運氣不錯,剛一上山就找了一個樹墩子,那是一棵老松樹的樹墩子,從年輪上看差不多也有個二三十年了,應該是小日本子侵佔關東山的時候所組織的伐木隊砍的。

早已經糟透的木墩子側面上密密麻麻長滿了大大小小的菌子。

“這是油性蘑菇,也叫做凍蘑菇。”張鐵軍半蹲下身子給幾人科普道:“這種蘑菇水分足,而且數量多,摘下來後,用水簡單清洗一下,放上一點蔥蒜炒一下就能吃。”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