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明太祖留下的‘爛攤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設定寶鈔提舉司,第二年令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令天下通行。
大明寶鈔發行以後,民間便不準使用金銀來進行交易了。
“錢,不是隨便印的。如果你皇帝自己做主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多年以後能想象到有什麼後果嗎?”
真到全天下都是大明寶鈔的時候,那錢還是錢嗎?
“按照目前形式發展,或許百年後你到街邊買一張大餅就有可能需要推一個小車的大明寶鈔去買”
後期的大明寶鈔就是廢紙。
“把它當廁紙都嫌喇屁股,最後全糊牆了,是左一層又一層、左一層又一層。最後到廁所一看,還有這麼高呢”
李念連說帶比劃,將大明寶鈔貶低的一文不值。
這讓大明寶鈔的主事者—朱元璋臉色陰沉如水。如果不是馬皇后在這估計都要大打出手。
“老朱你的想法很好,效仿宋元發行寶鈔,但卻忽略了幾個問題”
一,發行寶鈔的時候沒有廢除元鈔。
二,元鈔以絲銀為國家準備金的,而大明什麼也沒準備。
三,舊鈔的回收
舊鈔的回收一直到洪武十三年才設立倒鈔法,允許百姓用舊鈔換新鈔,但要收取工墨費。
“這三個問題哪個都是要命的,據歷史記載洪武一朝一共發行了近乎一億錠,這是多麼龐大的一筆數字啊”
“這也就造成了通貨膨脹,大明寶鈔快速貶值”
在這裡李念為了讓老朱等人聽懂,他在網上快速查詢著通貨膨脹相關的一些知識,並交給他們看。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說,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伴隨著物價上漲,從而造成百姓購買力下降的現象”
“從寶鈔發行到現在沒幾年的時間,所以一些情況或許都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你大明寶鈔印的越快,它出現的就越快”
“在這裡面最可氣的就是你們朝堂不允許用寶鈔來換金銀,而且百官也不認可寶鈔。沒有金銀本位的概念,所以寶鈔崩潰是早晚的事”
紙幣是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下才會產生和流通的。
但大明發行紙幣是因為國家財政的問題,從而在高壓下強力推行的。
它沒有考慮到現在的社會經濟水平。
“所以,從始至終大明的經濟都是混亂的”
李念嘆了一口氣,“這幾天我想辦法搞來經濟學方面的書籍,老朱你們自己安排人準備學習吧。接下來我來說說銅錢和白銀的問題”
“這也有問題?”
太子朱標一臉憋屈的同時驚訝的詢問道。
“大大滴問題,我將這些問題全都提出來,你們皇家就回去解決吧”
朱標的眼睛眨了眨,他伸手向李念示意道,“那給孤準備下紙筆,內容太多了我記下來”
“行,鉛筆會用嗎?”
“鉛筆?嗯...孤試試”太子沉吟了片刻便準備試試。
李念笑著起身從牆邊的抽屜裡拿出紙筆遞給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