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讀過,李太白的詩我讀過很多的”

朱雄英從小聰慧過人,四歲開始便熟讀古籍。

“那李白有一首詩曾經提到過白玉京,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李念覺得這個問題對朱雄英來說很簡單,但對後世的學生來說就有難度了。

因為他們沒學過。

反正李念上學的時候,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都沒有天上白玉京這首詩。

“出自李太白的《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厲害!”李念伸出大拇指忍不住誇讚道。

只不過他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那小殿下知道白玉京最早的出處嗎?”

“這個......雄英不知”

朱雄英撓了撓腦袋,白玉京這個詞曾經頻繁出現在古人的作品當中。

但如果要問最早出自哪裡,他是真的不知道了。

“它出自晉代葛洪的《枕中書》,白玉京自古都帶有神話色彩。這些都離我們太遙遠了”

李念告訴朱雄英,在他的故事當中白玉京只是一個人的代號。

他繼續講述著故事,

雖然青龍會已經將沈滄海他們送出大宋邊境,但宋軍依舊咬緊不放,追入了燕雲。

在這個時候白玉京突然反悔,他想要先和沈滄海打一場再做決斷。

素聞沈滄海武藝高強,其父沈浪和老丈人王憐花更是江湖名宿。

沈滄海更是得其真傳。

如果白玉京輸了,那麼青龍會繼續信守承諾護送沈滄海離開。贏了,青龍會退去。白玉京自己一人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朱雄英眼睛發亮,他迫不及待的詢問,“他們兩個到底誰贏了?”

“沒有結果,一戰之後二人雙雙消失,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贏了”

之後朝廷便宣告,欽犯沈滄海和呼延顯的兩個兒子已死於大漠之中。

至此,被稱為龍鱗的謀反案子徹底結束。

後人也稱其為龍鱗刺一案。

一個小前奏講完,李念拍著朱雄英的肩膀說道,“小殿下,聽完龍鱗刺一案,能想到什麼?”

只見朱雄英正色道,

“如果一個帝王能少一些猜忌、多一分信任,或許就能避免一些無辜之人死亡”

李念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他感嘆道,“大話誰都會說,小殿下你現在還不是皇帝,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人,到最後甚至連自己的影子都要猜忌幾分。他不相信任何人”

咚咚,

一旁的朱元璋敲了兩下桌子,“你小子是拐彎抹角在說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