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即便是沿海一帶受倭國困擾的證據擺在眼前,一些文官依舊以不徵之國和元朝兩次出征倭國失敗的例子甩了出來。

在他們看來,如今天下穩定,那就苦一苦沿海的老百姓吧。

朱元璋掃視了一眼群臣隊伍,之前被砍腦袋的位置才剛剛補齊。

“韓國公!”

原本低頭搖搖欲睡的李善長聽到點名後從隊伍當中走了出來。

“老臣在”

老朱凝視著李善長說道,“對於出征倭國一事,韓國公有何想法?”

“啟稟陛下,老臣認為以如今大明的國庫...難以維持。最重要的是即便打下了倭國我大明也得不到什麼”

見李善長如此說,老朱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當初說好的呢?

沉思了半晌,他將倭國有金銀礦的事告訴了朝堂諸臣。

然而一切和朱元璋想的有些不一樣。

只見大殿內的所有人都一臉疑惑,他們全都看向了臺階下的護衛。

每個人的心裡都是同一種想法,那就是倭國有金銀礦的事自家人不知道他們的陛下是如何得知的。

“一切所言非虛,此行出征倭國就是為了拿下金銀礦”

聽朱元璋這麼說,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

一位三品重臣頓時慷慨陳詞,

“金礦之存或引他國覬覦,擾我邦之安寧;亦或可為我朝所用,富國強兵。以仁德服人,以智慧取之方為上策。不可因一時之利而失大義損我朝之威名。若欲取之當以和為貴,使兩國百姓皆能受益,方顯我朝之大度與仁厚”

老朱手指輕敲靜靜看著這一切。

當知曉後世之人的那些遭遇以後他就沒有了以德服人的想法。

沉吟了半晌他直接說了一句語不驚人不死休的話。

“第一次的金銀之利,兩成作為戰利品賞賜給獻策的眾卿”

譁~

朝堂上一片譁然。老朱的這句話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朱釦子’居然發錢了!

於是接下來整個奉天殿內宛如菜市場。文官全是“攻之”,武將全是請命當先鋒的。

什麼大國自當雅量,屁,他們回去就翻書去找征討倭國的理由。

雖然把自己的錢撒出去時心在滴血,但看到如此一幕他也咬著牙認了。

“肅靜!”

得到老朱眼神,一道尖銳聲音讓奉天殿的吵鬧戛然而止。

老朱揮揮手安排了接下來的任務。

造船,出征倭國...

下了早朝,老朱走路都帶著愉悅的風。

他快步來到坤寧宮的寢殿,第一時間和馬皇后分享朝堂上的事。

從來都沒有這麼暢快過。

不知為何,此刻朱元璋的內心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以前他的政令也能推行下去,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手上的刀還鋒利著。

現在呢,讓群臣向前走的動力是錢。

老朱在這一刻忽然有些理解為什麼李念開口閉口都是錢了。

“妹子,看來咱當初腦海裡的想法是對的,只要把銀山的事說出去,自有大儒替咱辯經”

馬皇后笑吟吟的聽著老朱講完。

“看來李念當初說的事還是有效果的”

老朱聞言也是回憶著當初李念指出的各項問題,那真是一柄柄利劍直刺大明的心臟啊。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念還有一條大明稅收沒說呢。

最後這一條要改,太難。

從讀書人手上收錢,這就是在剜他們的根。

老朱嘆息一聲,“即便是咱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