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皇長孫又出宮咯(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了朝以後就坐在乾清宮的老朱將嘉靖朝涉及到的問題全都記錄下來。
有些問題大明同樣存在,而且幾乎是絲毫不差。
其一,嘉靖朝國庫是虧空的,現在的洪武...說不上虧空算是相對富裕吧。
洪武年間是大明初立,國家經濟呈現繁榮的一面。
人口少,土地相對集中,礦山、土地、商品等一系列構成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嘉靖年間一直在推行改稻為桑的政策來試圖挽救經濟危機,但因操作不當最終失敗,從而造成百姓流離失所。
其二,黨爭問題。不必多說,亙古自有之。
其三,君與臣之間的權柄爭奪。與前面的皇帝不同,嘉靖沉迷修道,權力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嚴嵩一黨把持朝政,權柄自然發生了爭奪。
其四,邊境問題。北方邊關有邊患,南方有倭寇侵擾。其中資金缺口出現。
朱元璋放下筆靠在椅子上,口中喃喃道,
“兩京一十三省在一個大臣的肩上擔著是吧...”
“真是好兒孫吶,三十年不上朝。呵呵呵...”
生氣歸生氣,他坐直身子又抽出一張紙開始記錄永樂朝。
電視劇當中的瑕疵老朱看出來了,故事有側重而且其中多有粉飾。
但這些絲毫不影響他抽絲剝繭理順其中的涉及點。
北患問題一直存在,草原深處地廣人稀,想要殺滅近乎不可能。
朝堂上的勳貴耳熟能詳的少之又少,那就只有一個可能。
他都殺了。
將這兩部劇當中的事件梳理完,老朱以手托腮神遊天外。
至於最後人民的名義那部劇,他覺得沒什麼需要找教訓的。
貪腐一事早就見怪不怪了。
劇中的主要人物他不喜歡,一個依靠妻子家室的人對誰都是一副教育人的姿態。
根位不正。
就在老朱愣神之際,太子朱標從乾清宮外走了進來。
他遞了一份奏疏放到桌上,“爹,皇家工坊那邊有了些進展,李念的方法是可行的。具體的事秦王都寫在上面了”
老朱聞言回過神來,隨之放下手。
“總算是有點樣子”
他淡淡瞥了朱標一眼,並試探道,“不是標兒你替他寫的吧”
“完全沒有,的確是二弟自己寫的並遞交上來的”
老朱眼睛一眯,帶著審視的目光看著自己老大,“你就一點沒有幫他參謀?就他那副德行一撅屁股咱就知道拉什麼屎”
這一番言論出來,朱標抿著嘴不知道該如何接了。他目光低垂隨後點了點頭算是預設。
老朱摸著鬍鬚一副看透一切的樣子。
“對了,爹。這幾個手機沒電了,我們是不是還得...去一趟荒山”
一提到荒山這兩個字,朱元璋的嘴角都跟著抽了一下。
三千大明精銳鐵騎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就這樣折戟了,而且李念四個人毫髮無傷,衣服微髒。
他低頭揉了揉眉心,
“這幾日你娘也喜歡上了這種一味看劇的感覺,三天沒有手機看她臉上也沒有什麼笑容。那你就去吧,可以的話帶上你娘”
抬頭的瞬間朱標與老朱對視著。
朱標點點頭道,“我知道了,一會兒換身衣服就出宮”
“那個...別忘了給咱那部手機裡放點電視劇,還要有關咱大明的”
臨走了老朱還不忘提醒著。
“知道了”
直到朱標不見了蹤影,老朱才從書桌的角落裡找到朱雄英那本書。
馬哲原理概論。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