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坤興公主的入住,張彥覺得自己這裡成了公主和太上皇的收容所了。

坤興公主雖然走出了國破家亡的陰影,但隨之而來的便是被李麗質支配的陰影,老六李麗質不出意外的又欺負人了。

第二天,天幕如往常一樣開啟了。

【關於唐太宗修改史書的傳言是不是真的?】

史書,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是特別重要的東西,這個話題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三個時空的李世民集體暴怒:“這是汙衊!”

【首先說一下唐朝對修史的態度。】

【因為隋唐之前是一個幾百年的大亂世,為了長治久安,唐朝的建立者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規矩和教訓。】

【所以唐朝在修史方面和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

【唐朝貞觀年間參與修史的是魏徵,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這些人。】

嬴政被驚的目瞪口呆:“魏徵?房玄齡?他們竟然參與修史?”

【這些人不止是貞觀朝的重臣,還是在歷史中排的上號的名臣。】

被點名的四人嘴角止不住的上揚。

【讓這些人參與修史,無疑不說明有唐一朝對史學的重視程度。】

【甚至唐太宗本人都參與了晉史的修著,可以說唐朝對史學的重視程度是歷代之最。】

【既然唐朝對史學那麼重視,唐太宗改史的難度堪比登天。】

【因為這些都是朝堂重臣,影響力非常大,如果唐太宗強行改史,影響的不止是朝堂,還有民間。】

【這些重臣的門生遍佈天下,互相之間聊聊,不出第一個月,整個天下都會知道。】

貞觀時空,李世民冷哼一聲:“造謠前也不考慮一下實際情況。”

【想要改史的條件就是朝堂對史學的不重視,不重視才能偷偷摸摸的改。】

【如果朝堂對史學重視,改史的難度會直線上升。】

【而且改史的最大障礙就是這些重臣,唐太宗如果下令修改,這些人如果不聽,你總不能說罷免就罷免吧。】

【如果真的是這樣,用不了一天,魏徵這個唐朝第一大噴子就能把唐太宗罵的懷疑人生。】

貞觀時空,魏徵愣了幾秒:“大噴子?還第一?現在不一定了。”

魏徵看了看身邊的于謙,這傢伙也挺厲害的。

【這也是唐太宗想看起居注,在褚遂良那裡碰壁的原因。】

魏徵一頭問號:“陛下這是又欠罵了?”

隨後,魏徵和于謙再次進宮。

【如果當時不是褚遂良,而是一名小吏,情況就不一樣了。】

【借使遂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

【這也是告訴唐太宗,這事就算不記在史書中,天下人也都記住了。事實也確實這樣。】

李世民有些自閉,他現在還沒打算看呢,這下好了,天下都知道了。

這時,宮又來彙報,魏徵和于謙求見。

李世民無語,默默拿出小本本,記下了張彥的名字。

【所謂史書易改,人心難改,唐太宗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所以就算唐太宗想改也無從下手。】

【房玄齡將高祖實錄和今上實錄呈給唐太宗。】

【當唐太宗看到玄武門之變時,認為其語多微隱,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這是後世人看過資治通鑑後,認為唐太宗改史書的出處。當時有一段唐太宗與房玄齡的對話,說明了經過。】

【前世史官所記,皆不令人主見之,何也?】

【史官不虛美,不隱惡,若人主見之必怒,故不敢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