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清末(第2/2頁)
章節報錯
永和汪直叫來了。
沒辦法,越看越氣,還是提前吧。
“朕給李娎下旨了,他會協助大明,你們領兵去吧,按照原本的歷史來。”
“臣,遵旨。”
【在武昌起義後,清廷大臣集體稱病。】
【這其中就有很多重要職位的官員。】
【比如直隸總督陳夔龍,兩江總督張人駿,吉林巡撫陳昭常。】
乾隆皇帝感覺到了頭暈目眩,這些可都是重要地方的封疆大吏啊。
【朝堂內部也是如此,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陸軍第四鎮統制官吳鳳嶺,禁衛軍協統官姚寶來,禁衛軍總統馮國璋,陸軍第二鎮統制官馬龍標。】
此時的乾隆皇帝瞪大了眼睛:“怎麼都是漢人?”
康熙和雍正同樣不理解,後世的大清怎麼了?雖然有的官職他們不知道,但是聽名字,就是很重要的位置。
【不止漢人如此,滿人同樣也有稱病的。】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河南巡撫寶棻,恭親王溥偉。】
乾隆皇帝被氣的差點暈過去:“溥偉!大清亡了對你有什麼好處!”
康熙也愣住了,一個親王,關鍵時刻竟然稱病?
【雖然官員稱病,但是清廷還要鎮壓革命軍,而問題就是清廷竟然拿不出軍費,說來可笑,有錢賠款,有錢修園林,卻沒錢給士兵發軍餉。】
,!
雍正失落的坐在皇位上:“怎麼會這樣?朕現在做這些還有意義嗎?”
【為了籌集軍費,清廷釋出愛國公債,讓親貴購買。】
【但是清廷也經歷了明末的尷尬。】
【滿洲親貴和明末士大夫一樣,吃虧難受,佔便宜沒夠。】
洪武時空,朱元璋目光冰冷:“吃虧難受是吧。”
【公債發出去了,但是沒人買,比如醇親王載灃,他很實在的表示沒錢。】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湯姆森在書中有記載,滿洲親貴裝財寶的馬車擠滿了道路,只為把財寶轉移。】
【更離譜的是,一些人甚至要貼錢要求外國人的收留。】
【至於他們的財寶有多少?】
【慶親王奕匡,有家產二百四十萬兩,世續有二百萬。】
【載洵和載濤兩位貝勒有百萬之巨。】
【其他滿洲親貴,至少都是幾十萬的家產。】
巨大的數量讓清朝歷代皇帝瞠目結舌。
【因為親貴大肆轉移財富,各地錢莊開始支援不住了。】
【面對這種亂象,大清紙幣也沒人敢收了。】
【經濟的崩潰導致糧價飛漲,最後,一石米居然要十二兩白銀。】
【親貴可以逃亡,但是底層的八旗沒錢逃亡,幾十萬底層八旗只能龜縮在城裡。】
【這些長期依靠清廷供養的八旗早就失去了其他可以生活下去的技能,倘若依舊如此,等待他們的估計只有餓死。】
【最終,清廷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