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社會發展的需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孔子表示很不理解,後世的學生為什麼要恨他們。
就在李世民和孔子討論天下時,魯國的國君魯定公來了。
“魯國國君姬宋拜見仙人,拜見唐皇。”
“魯公不必多禮。既然來了,那就一起談談關於治理國家的理念吧。”
雖然春秋時期的魯國如果沒有孔子,存在感會很低,但無論如何,魯定公也是國君。
“好。”魯定公沒拒絕,天幕仙人在這裡,千古一帝也在這裡,他沒理由離開,也捨不得離開。
“仙人,華夏統一真的不可避免嗎?”魯定公不解。
這也很符合魯定公的諡號。
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不失舊意?曰定。
張彥點頭:“沒錯,不可避免,春秋和戰國都是大爭之世,圖強或滅亡。”
“這是一場沒有邪惡與正義的戰爭,是一場分封王朝過渡到帝國時代的戰爭,準確的來說就是成王敗寇,勝利者才是正義的。”
李世民表示認同:“就像隋末的大起義,如果朕失敗了,那也可以被稱為寇。”
現在的李世民看的很通透,就像朱棣,他如果靖難失敗了,那就是亂臣賊子。
這句話很殘忍,至少對於國君來說很殘忍。
“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嗎?”孔子知道,打起來,受苦的一定是天下人。
張彥搖頭:“大勢所趨,任何人都沒辦法改變。”
不止如此,張彥也不允許改變,華夏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統一。
魯定公嘆了口氣:“仙人,可否給魯國一些建議?”
雖然天幕曝光了貞觀律,但是魯定公感覺還不夠。
“外儒內法,格物致知。”張彥給了魯定公八個字。
魯定公不解:“請仙人解惑。”
“後世的華夏大體上就是走的這八個字,再夾雜著一些小學說,儒家規定道德典範,仁,義,禮,智,信。這是做給外人看的,讓外人知道華夏的品德,讓人信服。”
“律法則是道德的底線,觸碰底線就要受罰。”
“至於格物,魯公也可以說是墨家機關道,在後世也被稱為科技,科技興國。”
“你們看到的武器,糧食產量,醫學發展,這些說白了就是科技的進步。這三者,缺一不可。”
在後世很多人都說儒家坑害華夏,但實際上,儒家是後世道德的根本,錯的不是儒家,而是儒生。
這些也是李世民第一次聽說:“小郎君,如果缺了呢?”
“首先說科技落後,最直觀的就是百年淪落,陛下知道,我就不說了。”
張彥很耐心的解釋。
“如果缺少律法,國內沒有約束,一些不法分子會缺少敬畏,受苦的還是良善之人,所以後世只要抓到不法分子,那就直接懲治,法律無情。”
“如果對外缺少基本的道德,外族會對華夏缺少信任,到時候其他國家會怎麼做?陛下,這不需要我解釋了吧。”
李世民點頭:“嗯,不需要解釋。”
雖然李世民對大唐的實力有信心,但是李世民也沒自大到認為大唐可以頂的住這個世界所有國家的聯合。
魯定公看了看張彥:“仙人,這個墨家機關道是什麼?”
張彥扶額,草率了,他竟然犯了這麼低階的錯誤。
李世民哈哈大笑:“小郎君,墨家是戰國時期才出現的,你這歷史學的不行啊。”
“這是意外。”張彥臉紅,竟然被抓包了。
魯定公有些失落:“現在沒有墨家嗎?”
“魯公不必失落,諸子百家並不是突然出現的,魯國沒有墨家,但是卻有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