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功勞簿上?”

桑原本因坊理解了一下華夏語的含義,點點頭,“是有那麼一點意思,但更多卻是認知上的區別。”

認知區別?

旁聽的棋手不明所以。

古大力詢問道:“桑原本因坊,據我所知,時間倒退個二十年,資訊並不發達,棋力長進緩慢。既然你們幾位前輩相差不大,是什麼重要原因又讓你們彼此拉開差距?”

早期可不比現在,現在網路上多少流出一些資料,各位棋手間也不是很藏底牌,大多數情況還是有交流的,棋手棋力增長非常迅猛。

比如俞斌這盤,賽前一堆高段棋手幫忙出謀劃策,也沒搞什麼門戶之見。

“難道和敖鷹這盤棋也有關係?”

常堅留意到這一點,否則桑原本因坊沒必要特意提起。

“沒錯,和敖鷹這盤棋有一點點關係。”

桑原本因坊環視一圈,嘿嘿一笑,“是不是有棋手覺得,敖鷹在這樣重大場合放棄純計算,是在胡鬧?”

“對,我認為他在胡鬧。”

常堅肯定道:“洲際大賽不僅僅是個人勝負,也關係到國家榮譽,我不贊同在這樣的場合放棄自身優勢。”

他也是世界冠軍,每次世界大賽,都是在使用反覆練習的套路,不可能因為個人原因去臨時改變。除非認為自己輸面太大,去求變倒是有的。

現在敖鷹對上俞斌,明顯能五五開,六四開,甚至七三開,何必冒險改變一直以來的戰鬥風格。

這就好比一名用劍的武林高手,決戰時非要換成鐵錘。

“小古同學,你也贊同你師哥的看法?”

桑原本因坊笑眯眯看著古大力。

古大力撓撓頭,“師哥說得有道理,但換成我……可能會和敖鷹一樣的選擇吧,大賽壓力足夠,更容易突破瓶頸。”

“這就對了。”

“年輕人嘛,要勇於突破自身。”

桑原本因坊樂呵呵道:“塔氏名人和一柳棋聖是繼吳大師之後,最早發起圍棋改革的棋手,他們早就對開局小目或三三的下法感到無趣。”

“你們也知道情況,那個年代,櫻花國就算被吳大師的新佈局橫掃,但依舊有很多棋手認為開局小目或三三是鐵律。”

桑原本因坊清清嗓子,“森下和間座,正是開局小目或三三的堅決擁護者,而塔氏名人和一柳棋聖著重研究星位的運用,從而將自身的風格變得更有趣了一些。”

“僅僅這份有趣,就讓幾位老棋手之間拉開巨大差距。”

“所以……”桑原本因坊頓了頓,“當敖鷹提出這一盤將會顛覆以往風格去下棋的時候,老朽同意了,並且非常支援這一行為。或許這一盤棋,能讓敖鷹快速進入蛻變,達到一個新高度。”

“新……新高度?”

常堅詫異道:“一盤棋,敖鷹能有一些領悟,也不至於達到新高度。他的棋力可以算頂尖,頂尖再往上的每一步都不亞於古人登天。”

拜託!

以靈感為主的下棋方式,他又不是沒經歷過。

如果將靈感運用熟練,的確能有所提高,但頂尖棋力本身實在太強了,靈感加成並不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圍棋:開局二槓十六,指點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