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頂著大氣包的公共汽車來了,人們紛紛的往車上擠,坐一趟公共汽車可不容易,劉立民和王霞都是被擠上車的。

售票員開始挨個收車票錢了,坐一趟公共汽車倒也不貴,只要一毛錢。

沿途可以看到老舊的街道,還有不少的天車。

四十年後,這些景可是難得見到了,劉立民心中生出無數的感慨來。

龍都是川省第二個建市的,是一座老工業城市,九十年代以前,在省內還算不錯,是除了省城和山城以外的第三大城市,不過九十年代以後,就慢慢的不行了,人們都紛紛的湧向沿海城市和省城,山城去打工,做生意。

細細的回想起來,自己也曾經在九十年代,到龍都和山城做過一些小生意,往事不堪回首啊!

想想那時候,生活真的很苦,就說做水果生意吧,當時可是挑著一百來斤的擔子,一步一腳的從鼎新公社走到龍都市區的,一趟下來了賺不了幾個錢。

但好歹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讓一家人過上了溫飽的日子,想想當年也曾經雄心萬丈,想要闖出一些名堂來,結果卻是到處碰壁,到得中年以後,也只能在家種地,勉強餬口了。

待女兒出嫁以後,那份曾經的雄心,更是早就磨得不剩下一丁點,整日裡便是在茶館渡過。

如今老天給了自己機會,重生了,還擁有了很厲害的醫術,自己必須要把握機會,奮力拼搏,也不枉重來這一回。

市中醫院地處偏僻的馬衝口,這裡曾經遍地都是天車和鹽井,在清末民初時,倒是很興旺的,那時候的龍都是商賈遍地,號稱有著十萬鹽工,數千口鹽灶,只不過現在這些場景都已經不見。

到馬衝口下車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半了。遠遠的可以看到市中醫院的門診住院大樓了。

說是大樓,其實也就五層,在七十年代末的龍都,也的確算是很高的大樓了。

剛下車,肚子就不爭氣地叫了起來。

劉立民笑道:“王姐,我們先找一家館子,吃了飯再進中醫院報道,怎麼樣?”

王霞笑道:“那好啊,聽說這馬衝口的羊肉湯不錯,要不我們就去吃一碗羊肉湯吧!”

劉立民點頭道:“好啊,前面有一家看起來生意還不錯,味道應該不會差!”

俗話說,下館子就看哪家人多就進哪家,準沒錯。

雖然說吃羊肉湯好像有點奢侈,但劉立民也確實想嚐嚐這羊肉湯的味道了。

前世的時候,這是不敢想象的,不要說下館子了,就是買兩個包子,劉立民都捨不得,九十年代初到龍都做水果生意,那都是自己做兩個灰面巴兒,放在籮筐裡面來的,餓了就拿出來啃,哪吃得起羊肉湯哦。

即使是新世紀了,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起來,劉立民也極少下館子,只是偶爾的,女兒帶他和妻子去下一回館子,一家人最:()回到1979當赤腳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