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母星,其實她原先並不叫做神聖母星,她有個更加美麗的名字——地球。

地球原先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她擁有70%的海洋和30%的陸地,資源和物種都極其的豐富,但是戰爭卻把這如天堂般的星球摧毀了。

公元2032年,中古時代的人類為搶奪日益短缺的地球資源而爆發前所未有曠日持久的戰爭,起初戰爭在聯合國和人性的制約下只使用常規武器,但是隨著戰爭的白熱化,弱小國家率先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潘多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再也合不上了,地球爆發了全面的核戰。

戰爭的發起者都叫囂著要統一地球,而長期核戰使得土地不斷被吞併,一些弱勢國家也列隊站邊結成聯盟。隨著衝突的持續,2112年,地球上產生了兩個巨大的軍事體,一個是東方的泛亞共和國,另一個是西方的美洲合眾國。

戰爭雖然是毀滅性質的,但是人類的科技卻在戰爭中飛速發展。首先,2115年,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其次,2120年,第一支人工智慧戰術機器人部隊被派上戰場。

戰爭耗費了大量的地球資源,中心城市毀滅殆盡,人口由原先鼎盛時期的80億下降到40億,並且這剩餘的40億人口有30%受到了核輻射影響。急劇減少的人口不足以支撐人類社會的發展,於是人工智慧機器人開始大量生產並安置在工業和軍隊中。

由於熱核戰爭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毀滅了大量的地面植被,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了5度,2032年至2132年這短短的100多年,地球海平面上升30米,大量沿海陸地沒入海水中。

戰爭造成的傷害給兩大軍事體敲響了警鐘,2132年,戰爭雙方在赤道東經20度的聖保羅巖附近簽訂停戰協議,並以東經20度,西經160度劃分國界,地球東半球為泛亞共和國,地球西半球為美洲合眾國。雙方的停戰使得地球民眾得以休養生息,人類開始修復戰爭創傷,他們製造了更多的機器人來重建城市,人類的科技也得以長足的發展。

2150年,兩大國聯合成立火星探測小組,並在火星上建立了第一個考察基地,從此人類開始了漫長的太空開拓計劃,雖然地球資源已接近枯竭,但是人類在其他行星上發現了更多的資源。

2535年,泛亞共和國建造了第一艘核動力太空戰艦——泛亞號。雖然這艘古老太空戰艦放到現在是不堪一擊,但是它的出現也標誌著人類正式進入太空戰鬥時代。

泛亞號太空戰艦的出現引發了兩大國的太空軍備競賽,截止2600年,人類擁有的各類太空戰艦達1萬餘艘,太空戰機120餘萬架,而建造這些戰艦已經將地球資源消耗殆盡,人類開始開發月球、火星及小行星帶,太空軍力的極度膨脹以及對行星資源的爭奪使得兩國在太空中的摩擦越來越多,戰爭一觸即發。

2608年,美洲合眾國的資源探測器在小行星帶爭議區域探測到巨量的稀有超重元素,從而引發兩國的爭奪,從一開始的外交談判開始到小規模的軍事摩擦,直至最後宣戰。

戰爭持續了65年,最終泛亞共和國取得勝利。戰爭導致了12億軍民死傷,數百萬戰艦的殘骸遺留在小行星帶。

2673年,泛亞共和國正式統一地球,成立地球聯合政府,也稱蓋亞政府,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規定政府官方語言為中文,並保留各語系。地球的統一標誌著人類正式進入大一統時代。

經過近100年的發展,人類在科技上突飛猛進,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工智慧機器人逐漸代替人類進行各個行業的活動,身心得到解放的人類開始研究各類高科技和歷史文化,考古學被重新重視。

2782年,人類在古羅布泊地區探測到一座古墓,古墓中發掘出一具完好無損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