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春秋經義,李禾生病(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日要考的是五經題。
昨天是夫子們在臺上念題目,學子們在下面記。
因為一般四書題都不是很長,而且大多是摘抄原文,因此基本沒有學子會聽錯題目。
經義題便不是了,一般都比較複雜。
因此經義題是書院印刷好的,本經修什麼便領哪一經的試題,李禾走到夫子跟前將春秋的經義題領了過來。
鐘聲未響之前,任何人不得答卷,但是看一看還是沒問題的,李禾經義學的時間太短,便抓緊時間審題,好給自己作答留出充裕的時間。
李禾瀏覽著題目,三道春秋經義題分別是:
鄭人侵許(莊二十九年)徐人取舒(僖三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於陽穀(同上)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於陘。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僖四年)。
齊仲孫來(閔元年)街侯使寧俞來聘(文四年)吳子使禮來聘(襄二十九年)晉侯使韓起來聘(昭二年)
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王世子於首止。(僖五年) 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衡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僖九年)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衡子、莒子盟於踐土。(同上)壬申公朝於王所(同上)天王使宰周公來聘(僖三十年)
第一道題說了四件事,分別是鄭國入侵許國;徐國入侵舒國;齊桓公糾集宋、江、黃三國在陽穀舉行會盟,意在尊周王;僖公四年春天,齊桓公率領齊國、宋國、陳國、衛國、鄭國,許國和曹國的軍隊侵犯蔡國,最後蔡軍被擊潰。接著,齊桓公又率軍去攻打楚國。
李禾剛把第一道春秋經義題想清楚來源鐘聲便響起了。
李禾填好自己的名字開始打草稿。
他先把這四件事發生的時間原因和結果在紙上一一列出,連參與其中的人物也都寫了下來,然後便開始思考這道題的考點,也就是破題。
第一題就是連說了四件事,都是跟齊桓公得到小國的幫助來討伐楚國的事情,而齊桓公這種行為真的是不恰當的嗎?
李禾思考了很長時間才是寫下自己的開頭——惟伯主得小國之助,故能成攘夷之功。蓋人之所助者,功之所由建也,齊桓既得諸小國之助,其於攘夷何有且桓公猶存纓冠之義及,夫楚伐江黃則未當,有引手之心始也,欲得之於谷中終也,遂置之於度外,用人之力而弗克保終鳴呼,齊真少恩哉?
(只有伯主得到了小國的幫助,所以能夠建立抵禦外族的功勞,大概是人們幫助的才能建立功業,齊桓公得到諸小國的幫助後,還要和攘夷戎有什麼關係桓公還儲存著冠纓的意義,楚國討伐江黃就不恰當,有伸手的決心開始出現,是想得到五穀中的終結,於是把他置之於度外,用人力不能終鳴呼,齊真的少恩嗎?)
李禾把第一題寫完之後抹了一把臉上的汗,自己在春秋方面知道實在是太少了,不然寫的也不會這麼困難。
接下來兩道題李禾也十分艱辛的完成了,他剛剛寫完最後一字,考試結束的鐘聲便響起了。
李禾長長的撥出了一口氣。
今日午時書院送的飯菜他是一點都沒動,沒辦法,春秋考得方面本來就多,還要從當時人物的行為語言分析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的。
還好李禾已經將春秋三傳通讀一遍了,不然這些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他是一點都答不上來,更何論作答呢?
夫子將試卷一一收走放入匣子裡封存,等到夫子離開考場,李禾便撐著書案起身。
整整一天李禾都沒有動地方,也就是偶爾活動一下手腳,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