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東平(第1/3頁)
章節報錯
王況笑了笑,將鑲嵌好的夜光石遞給了王凌,道:“依某看哪,這兩個東西是一體的應該沒錯,但不知道是誰將他們分開了,或許是那項爺的親族,或許項爺其祖上就在這建安埋下了這麼個東西,而這塊小木頭,就是確認這塊夜光的憑證,可能是來建安尋訪的時候,遺失了,結果被穎芝拾了,最後就落到了我的手上,要不然,那就只有一種解釋,穎芝和那老管家是同族。”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同族,這麼重要的東西,也應該是落在兒孫的手上,而不應該是落在小娘子的手上,那時候的王況,其影響力還沒有到這麼大的地步,如果林家真有這麼個秘密,真有這麼大的財富,他們肯定不大會看得上還只是個小客棧的小東家。
王況如此隨意的將東西遞給王凌,其實就是在暗示王凌和徐國緒及孫銘前他們,沒什麼,這不過就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夜光石而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希奇的地方。這才是王況的個性,對財富喜歡卻又不在意,貪婪卻又可以隨意的放棄。
這個解釋是王況在密室裡想了不少時間才想出來的,不然的話,王況早就出來了,試驗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大概也就幾分鐘的時間,王況就完成了所有的試驗。可以說,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這個解釋最為合理,那就是這個夜光石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落到了項爺的族人手中,可能擔心路途中有什麼危險,因此就將乾脆在建安或者是捐錢或者是參與建了這麼個道觀,將夜光石藏在了塑像裡,並按這個夜光石上凹槽的形狀做了這麼個小木塊,要掩人耳目,就乾脆做出了這麼個不倫不類的玩意出來。
結果這一回去,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者是戰亂,或者是家中鉅變,就再也沒有機會回來取這個巨大的財富,然後就將將這個秘密流傳了下來,或許項爺得到這個秘密的時候,年紀小,被旁人聽了去,卻沒聽到完整的,所以就只帶了這個識別財富的東西來建安,卻是失落了,多年以後,這把鑰匙就落到了林穎芝的手中。而項爺呢,既然秘密被人聽了去,又擔心對方不管找得到還是找不到東西,都會回來找自己,乾脆就躲到長孫家裡,長孫家安全呀,誰敢到當朝國舅府上擄人?當然了,到死他肯定是不甘心的,心中有秘密,所以才會在墓碑上刻下蘭花指。
至於說密信,是項爺寫的沒錯,但不一定是他自己要寫呀,也可以是某個人要幫助王況,剛好逮住了項爺,就讓他代筆了,一個是可以轉移注意力,二是可以隱瞞了自己的身份,畢竟這可是和太子對著幹,和長孫相公對著幹呢,誰敢不小心?
王況將自己的“分析”一說,孫銘前,王凌也都深以為然,至於徐國緒和剛剛趕過來的李業嗣,雖然是還有懷疑,但王況的“分析”是如此的合情合理,而且王況也說了,這只是他的推測,準不準做不得數的,又沒有一口咬定事實就是如此,因此想了半天,這兩人也都接受了這個“分析”結果。不過按他們的話來說,也是暫時接受,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是會去求證的,不是還要去找人去給項爺遷墳麼?到時候,或許會有新的線索也不一定。
至於說夜光,這麼大塊的,沒等王況說,他們都一致的表示,絕對不能弄碎了,也不能再雕琢成什麼模樣,就這樣很好,而且,既然是王況先得到了鑰匙,又推測出其埋藏之地,可見冥冥中自有天意,這就是該王況得到的財富。
王況正發愁這一點呢,顯然這夜光石可以說就是個能量儲存器,也可以說就是一塊更大的電池,是用來供應給曹操驅動需要更多能量的程式,而曹操本身所攜帶的電量,只能支援那微弱的藍光和進度條的執行或者說維持裡面的記憶體的資訊。從設計學的角度來說,任何的設計都會有一個安全係數,至少這個係數是1.5以上,換句話來說,就是標稱可以承受一噸的重量,實際最大承重應該是一噸半,也只有倭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