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進行到現在的地步,一折再折,拔高一個八度,眼看似乎就要轉調了,沒曾想又突然的再拔高,然後再轉再拔,王況突然嘟噥了一句“陽關三疊”。王況於文上那是平庸之極,但他在後世還有個喜好,那就是喜歡聽古曲,十大名曲那是手機和電腦上必存的,無聊就調出來聽聽,雖然做不到哼出個完整來的地步,但也是能做到一聽就接下去了。

“好一個三疊,王縣伯這個譬喻恰如其分,正是一疊加一疊,只是這陽關又是何故?”王況聲小,但架不住蒲熙亮耳朵靈,竟然被他聽了去,王況這才想起來,《陽關三疊》還是太原王家出身的王維所做,被後人譜成曲,這時候這小子還沒出來呢,這又何解?不成,絕對不能給自己再戴上個能文的帽子,自己的老本,自己知道。

“哦,是我師父上次去建安的時候吟的一曲,某覺得好聽就記得牢了些。”反正畫眉和尚已經是決定幫他背黑鍋了,蝨子多了不怕癢,以後這樣的機會還會有的,就再背一次好了。聽王況這麼一說,蒲熙亮也就沒再較真,王縣伯的師父,那是多麼牛的人的存在,就連孫神仙前些時呆長安的時候,說起王縣伯的師父,那也是充滿仰慕的,既然是建安縣伯的師父所吟,那也是理所當然,可怎麼建安縣伯就沒繼承了白眉大德的文采呢,或許,人各有志罷,就如自己,要讓自己讀書,那還不如讓自己下地幹活舒服。

毫無疑義的,琉求國主的賀表狠狠的煽了曹老頭一個耳光,黃大是應了琉求國主的要求出兵的,這完全符合程式,而且因為建州水軍的勇武,使得琉求國主竟然跑到建安定居起來,著實的長了大唐的國威,所以,黃大不僅無過,反而有功,有大功。

事情就這麼突然的因為琉求國主的荷表,從高潮一下掉了下來,曹老頭當場被削官,念其這些年來教導魏王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所以,李世民倒沒再追究後面的其他責任,只給曹家一門三代不得錄用的懲罰了事。

不要說三代不得錄用,人走茶都要涼,何況三代人呢?過了三代,還有誰能記得住你曹家曾經的風光?所以,這個懲罰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重,但卻是釜底抽薪,曹家從此斷了許多的路子,除非曹家後代爭氣,能出個大才子或者說是豪俠之流,否則就將從此沒落了。

塵埃落定,李世民心中大是歡喜,一下就給了黃大升到了遊擊將軍,這可是從五品下的官了,黃大經過東瀛一戰,豈止是連升三級,這一跳就是十好幾級,簡直就是開創了大唐以來升官速度的先河,從不入品一下跨過那麼多。

這時候是沒人出言反對的,黃大這一仗打得,那是功勞明擺在那,二百多人,在東瀛簡直是出入如無人之境,又給大唐奪下諾大的一個銀礦來,誰要反對也行,那你有本事也去奪個這麼大的銀礦?幾個國公都不反對,還有誰敢?

好吧,既然黃大都從五品下了,王況作為徵東瀛的策劃者,不升也說不過去,就這麼地,輔國建安縣伯變成了輔國建安縣侯,正四品上,比起從三品的開國縣侯低兩級;奉議郎也給升到了朝議大夫,是個正五品下的位置,還是儀同各府司,還是沒有說要王況搬到長安來。

王況是有點哭笑不得,好麼,前面做那麼大功勞,你就吝嗇得很,升官是一點一點的升,這到後面,反而升得更快了,難道說升官也是有加速度的麼?是不是官升得越高,人脈越豐厚,越往上阻力就越少?真真是叫個厚積薄發啊。

整個上午的朝會,剩下的時間就幾乎都圍繞著東瀛來進行,反而建東給人落在了腦後去,在時人看來,建東就那麼點地,就那麼點人,哪能和東瀛相比?更不用說東瀛又有個大銀礦。

不過究竟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情,倒底是吞了東瀛,還是說只是教訓教訓,這一下就分成了兩派,贊成吃下東瀛的理由是,有建東先例在,東瀛既然有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