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位宋兄,這邊請。”
“好,有勞張兄了。”
作為十七世紀中國工藝百科全書的編著者,宋應星的大名朱由棟實在是太清楚了。
此人在去年中了江西鄉試的舉人(29歲),然後就跟他同期中舉的哥哥宋應升一起進京參加會試。從1616年一直到1628年,兄弟倆參加了五次會試,全部落榜。終於心灰意冷的兩兄弟這才絕了科舉的念想,然後依從本心做起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於是才有了《天工開物》這樣的經典著作。
對於朱由棟來說,大明朝的官僚多一個宋應星沒啥好處,少一個也沒啥壞處。但是讓宋應星在科舉上浪費整整十二年,這個損失就太大了。
所以,我還是讓你提前中進士吧。中了進士後,你就是朝廷的人,也就是我的人了
當然,雖說現在大明的科舉,府試、鄉試甚至會試,各種黑幕到處都是。在歷史本位面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東林黨可以讓江浙一帶的舉人都是自己人,那錢謙益做起科考黑幕來更是完全沒有下限。但朱由棟跟他們不一樣:他是皇太孫啊!如果皇太孫帶頭搞科舉黑幕被人抓了個現行。那對國家的公信力造成的傷害,就是致命的。
所以,公開的把宋應星這樣的人叫到興華宮來是絕對不行的。別說這兩位了,就是今年參加會試的方山十二舉子,朱由棟也讓人私下給他們打了招呼:今年的會試,你們都考得差就算了。但就是你們都考得很好,我也最多隻能錄取一半——沒辦法,天下讀書人的情緒總是要照顧一些的。
所以,就算要漏題給這兩兄弟,也得講究方式方法。
這個事情就得錦衣衛來做了。
作為全國專業的特務機構,錦衣衛裡是有各種人才的。接到朱由棟的命令後,田爾耕就派出一位江西籍貫的錦衣衛,以同鄉的名義去接近宋家兄弟。
當然,這年頭各省讀書人所佔人口比例極小,各省的舉人彼此間就算沒見過,但一說到名頭,很快就能找到共同的熟人。所以,直接假扮江西舉人是不行的。
那扮什麼呢?只能是扮江西人,中年童生,舉業無望,然後到北京投靠親戚討生活的北漂了。
總之,在田爾耕按照朱由棟的要求鎖定宋家兄弟後,馬上派出“北漂”去接近宋家兄弟。這位出手豪爽、為人四海的“北漂”很快就獲得了宋家兄弟的好感和信任。到了二月初三,會試開考前六天,這位“北漂”成功的把這兩兄弟帶到了清華園的方山實驗室參觀。
“張兄,這方山實驗室,號稱是我大明格物之技最高明的地方。裡面的每一項發明,都能帶來無數的進項。我們就這麼進來了?”
“哈哈哈,長庚且寬心。愚兄跟這裡的人熟得很,再說了,方山實驗室現在已經分為民用和軍用兩大板塊。愚兄也只是帶你們逛逛民用方面的實驗室罷了。”
“哦哦,原來如此。不過雖說只能看一部分,愚弟也十分感激啊。不瞞張兄,愚弟其實對這會試興趣並不大,只是家裡已經很多年沒有進士,在鄉里頗有些難以為繼,不得已勉為其難。愚弟最大的興趣,還是在這些格物之技上啊。”
“明白,明白,愚兄自己都是多年未能透過府試的人,如何不知道我大明很多讀書人其實都不喜歡舉業。只是迫於不中個舉人就要應役,不得進士則難以匹敵家鄉的明府,所以勉為其難罷了。”
“正是如此啊。”
“閒話不說了,兩位請進這間屋子。請看,這就是我大明方山實驗室在三年前就研製成功的‘徽娟’紡紗機,是以我大明皇太孫殿下同母妹妹的名字命名的。此物用來紡紗,可以讓我大明現在的棉紗工人效率提高八十至一百倍。兩位請再看,這是‘常洛’飛梭,乃是太孫殿下為了紀念惠仁太子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