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不理會眾人的驚詫,筆走龍蛇,一揮而就。

說起陳學禮,楊帆還是很佩服的。

像他這樣的大儒,若真想到朝廷謀一個一官半職,那還是很容易的。

可偏偏這人一直待在揚州,兢兢業業的當一名教書匠,也算是桃李滿天下的名士。

對於這種人,楊帆當然不吝讚賞:“陳老一生教學,門下學子成百上千,為朝廷培養了無數的棟樑,小子佩服不已。”

“聞聽您的壯舉是在一間簡陋的書舍完成,據說當時還有人抨擊先生教書環境的簡陋。”

“雖然某沒有到過先生的書舍,但聽之也憤憤不平,如今先生來到長安,某便以此為題,做一首詩詞送給先生,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先生斧正。”

言罷,把寫好的宣紙遞了過去。

首先印入陳學禮眼簾的是《陋室銘》三個大字。

這幾個字筆力蒼勁,宛如一把利刀凋刻而成,讓人一看就有風中傲骨的勵志。

陳學禮整個人都在顫抖,他覺得這次來到長安真來對了!

大半輩子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不圖財不圖回報,看中的就是一個名聲,這首詩就是對他一生的肯定。

想到一些人曾經嘲笑他飽讀詩書卻入朝為官,嘲笑他培養出如此多的官員卻一身清貧。

看到這首詩後,陳學禮覺得一切都值了。

見陳學禮一言不發,花白的鬍鬚微微抽動,陳月茹有些慌了。

她以為楊帆還記仇,紙上寫的是一首侮辱的詩詞,爺爺是因為生氣才會如此。

想到這兒,陳月茹再也顧不得什麼禮儀,美目瞪著楊帆嬌詫道:“男子漢大丈夫怎麼這麼小氣,我爺爺剛才之所以為黃賁做證,那是受他矇騙所致,你怎麼能寫詩罵人呢?”

看著這位唇紅齒白,帶著江南水鄉溫婉氣息的陳月茹,楊帆頗為好笑。

不過,小美女還真是豪爽,屬於敢愛敢恨的性格。

為了維護家人,居然敢喝斥皇帝跟前的紅人楊帆。

不知該說她大膽,還是說她無知者無畏。

知道自己的表情讓孫女誤會了,陳學禮趕緊大聲呵斥道:“月茹,你怎能對縣公如此無禮,還不趕緊賠罪。”

聽到陳學禮如此嚴厲的話,陳月茹知道自己誤會了,都了都嘴巴,說道:“月茹衝撞了縣公,請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小女子計較。”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說話的同時,伸長著脖子想瞧瞧陳學禮手上的詩詞。

她真想看看,什麼樣的詩詞能讓爺爺這麼激動。

從小到大,爺爺還從來沒有如此大聲喝斥她呢!

陳學禮當然也看到了孫女的舉動,說道:“既然想看,那你吟出來讓大家都聽聽。”

說著,有些不捨的遞過宣紙,同時還交代要小心一些。

陳月茹接過宣紙,疑狐的脆聲念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桉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後面落款,末學後進楊帆贈陳老……

一首《陋室銘》吟完,在場的人無不張大著嘴巴有些難以置信。

詩中從山水出發,揭其為何成為名山名水。

隨即感懷書舍雖陋,卻只是外在的條件。

只要人的內心豐富,胸懷萬甲,又何須在意?

陋室中側面體現陳學禮這個人師的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