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2/6頁)
章節報錯
到這兒,楊帆默然了!
以個人來說,自己的這番作為確實沒有錯,可這樣卻讓李二陛下很為難。
作為皇帝,他不可能只考慮一面,需要把控全域性。
其實李二陛下這個皇帝當得並不是太順心,因為世家的勢力太大了。
李二陛下本身就屬於門閥出身,當然清楚的知道世家、門閥對社會的危害。
可他又不能不用世家來治理朝政,畢竟這些人掌握著知識和財富。
這也是為什麼李二陛下對科舉改革如此重視的原因,就是為了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
雖然現在已顯盛世之景,內裡卻是波濤兇湧,稍一不注意盛世就會如泡沫一般破裂。
前朝遺貴、關中世家、江南華族,五姓七宗……
這些勢力一個個看似都臣服於李二陛下腳下,實則皆是心懷鬼胎。
如果皇帝能夠保證他們的利益,這些勢力當然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李二陛下想虎口奪食,甚至想讓他們退出歷史舞臺,即使李二陛下貴為皇帝,這些人也會將李二從帝位上拉下來!
最多再換一個適合他們利益的皇帝坐上去就行,反正歷朝歷代都是這麼幹的。
要說李二陛下目前的處境是如坐針氈,這絕對不誇張。
就如前朝皇帝楊廣,隋煬帝為何非得遠征高句麗,置百姓的苦難於不顧,一意孤行?
難道他不知道東征高句麗的難度有多大?
他比誰都清楚!
可他更清楚的是,只有東征高麗才能削弱世家和門閥的力量。
也只有依靠蓋世的功績,才能將所有不同的聲音都牢牢壓制住。
其實李世民與楊廣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他們都致力於削弱世家和門閥的勢力。
雖然現在的世家和門閥勢力比前朝弱了一些,但也是能夠左右朝局的。
難道李二陛下就怕了世家這些人麼?
答桉當然是否定的!
李二敢逼父讓位、敢殺兄弒弟,這世上還有什麼是他不敢的?
他只是不願見百姓生靈塗炭,不願讓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盛世受到戰亂的吞噬。
說到底,李二不是不敢舉起屠刀面對世家,而是不願!
在這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楊帆更瞭解李二陛下的心態。
因為李二陛下的一切行為,都已經記錄在史料上,被無數的專家學者分析解讀過。
雖然楊帆不是研究歷史的,但也聽到過一些見解和分析。
得益於此,所以他才能摸準李二陛下的性格,掌握他的處事方式。
無論楊帆怎麼胡來,每一次都在觸及到李二陛下的底線之前撤退,得以從容應對。
見楊帆進入了沉思,李二陛下似乎感到很欣慰,又繼續說道:
“在朝堂上,不是一切都是能用刀槍來解決的,很多事情都比真刀真槍更可怕。”
“雖然朕不說文德武功,是千古一帝,但自認還是兢兢業業為百姓做了一些實事的。”
“只是這些世家太討厭了,因為世家只顧自己的利益,他們大多都是一些自私自利之輩!”
“別看這些口口聲聲詩書傳家,可他們乾的事情,何曾將古之聖賢的為國為民放在眼裡?”
“當然,朕也知道不可能完全把世家消滅,朕只是恨那些無良的世家罷了!”
說到這兒,李二陛下有些頹廢,有些感慨,甚至情緒都略微有些激動。
楊帆不敢插話,只好乖乖聆聽著,當一名合格的聽眾就行。
其實心頭還是有些佩服李二的。
不管李二的德行有多差,但這傢伙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