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華廈傳統節日,也稱交年、灶神節、祭灶節。

因小年的主要活動祭灶是在晚上進行,所以很多地方也稱小年夜、小年晚。

小年又被視為忙年的開始。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地區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為小年。

在漢代已有關過小年的記載,東漢崔定《四民月令》載:

“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

小年也是闔家團聚的日子,家庭宴飲,燃放炮竹,其活動類似過大年,只是不出門拜賀。

進入小年直至元夕,預示著年關氣氛的日益濃郁。

這段時間,長安城會延長和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百姓慶祝各種年關節日活動。

因此,即使是冰天雪地,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商士卒,甚至是很少出閨房的大家閨秀也會出門湊湊熱鬧。

有的是為了購置年貨,有的是為了觀看錶演……

當然,小年這種節日更多的是走寺廟或者道觀為家人祈福,以護右來年能夠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因此,從小年至元夕這一段時間,就屬於這些大家閨秀、人妻少婦出門的最好時機。

眾多大家閨秀出門遊玩、採購、上香……往來於熙熙攘攘的街道、寺廟,自然也會引起世家子弟或者平民百姓的圍觀或騷擾。

所以,高陽公主想去寺廟祈福,自然讓楊帆一起前往。

除了想與自己的心上人一起遊玩以外,自然也有讓楊帆當保鏢的意思。

而對於這種湊熱鬧的機會,武媚娘、程玉珠這些小姑娘當然不會放過。

畢竟不管怎麼說,她們也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年紀,愛看(湊)熱鬧也很正常。

於是乎,等到準備妥當,楊帆便帶著武媚娘等一眾女卷坐著馬車朝長安城西南角駛去。

十幾名護衛騎著高頭大馬幫忙開路,倒也比較順暢。

小兕子和賀蘭敏月兩個小萌娃一左一右纏著楊帆講故事,樂得咯咯直笑。

武媚娘幾女則有一句每一句的聊著,眼神不斷瞟向楊帆,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看著一大兩小的歡聲笑語,眾女眼神無不羨慕。

唐朝雖然對女性的束縛較之以往更加開放一些,對於女子的種種桎梏也是歷朝歷代最寬鬆的,但是對於女子的歧視卻無處不在。

對於及笄的女孩子來說,特別是大家閨秀,要求還是挺嚴格的。

雖然沒有達到足不出戶的地步,但是女孩子只要及笄或成親,還是很少有機會出來拋頭露面。

人總是嚮往自由,也羨慕自己未曾擁有的。

楊帆對兩個小萌娃的溺愛讓幾女充滿羨慕的同時心情各異。

武媚娘笑靨如花、心安如逸,滿滿幸福洋溢在了俏臉上。

即使是侍妾又如何,只要過得快樂就行。

只是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嚮往。

本來武媚娘早就想要小孩,可楊帆總是以她不滿十八歲為由拒絕。

算算時間,還有一年多就滿18歲了,武媚娘充滿了期待。

看著武媚孃的樣子,高陽公主笑著說道:“郎君這麼喜歡小孩,而且整天和媚娘在家親親我我,怎麼不要一個?”

武媚娘頓時羞得滿臉通紅。

她當然知道楊帆很喜歡小孩,從平時對待賀蘭敏月就知道。

不過,武媚娘嘴上可不會這麼說,馬上打趣道:“等夫君把公主殿下這個大美人娶進門,公主才知道什麼叫如膠似漆!”

隨即,武媚娘白了楊帆一眼,又伏在高陽公主耳邊輕聲笑著低語幾句。

也不知道說了啥,高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