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名下擁有的房產、店鋪、田地更是佔據了華亭縣的大半。

有了這些田地,那些流民和遷來的山越人就不愁沒有田地了。闌

雖然楊帆把想把這裡建成經濟中心,但一定數量的田地還是要保證的。

在華夏百姓的心裡,有屬於自己的田地才會有歸屬感。

而三大世家的叛亂,楊帆順勢在官場上進行了一次大清洗。

雖然把一些無能的世家官員擼了出去,也導致各個位置的人才緊缺了起來。

雖然有從關中帶來的一些子弟進行填補,但由於大量人口的湧入,導致各個部門人手稀缺。

而現在城中的學校還沒有開始運轉,人才短缺的現實一時間卻是改變不了。

楊帆和眾人合計一番,決定放兩個大招以獲取民心。闌

“招聘令,但凡有才之士,無論士農工商,皆可到大都督招賢館,待考察合格之後會予以錄用。”

一紙招聘令,傳到各州縣,令江南譁然。

予以重用,那就是做官了。

以往做官,需要依附世家,參加科舉考試還要有人舉薦。

沒想到楊帆直接弄出個招聘令,而且還是面對士農工商。

連最低賤的商人都會重用,一些有識之士當即意識到江南要變天了。

那些寒門子弟本來只有依靠世家才能夠出頭,如今楊帆搞這麼一出,簡直是斷了江南世家的未來。闌

世家之所以這麼猖狂,就是因為人才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由於世家之人對官場的壟斷,也才導致這些人敢跟皇帝叫板。

而楊帆的招聘令,無疑給底層之人提供了一個臺階。

特別是工匠和商人,在唐朝是處於最底層的人,地位連普通的百姓都不如。

工匠一旦在官府上登記造冊,子孫後代連做官的機會都沒有,幾乎形同奴隸。

而商人也差不多,就算是家產萬貫,仍舊改變不了卑賤的事實。

招聘令,對工匠、商人的吸引力比任何人都要大。闌

莫說是予以重用,只要得到一官半職,以後就可以抬起頭來走路。

楊帆做出這麼大的動作,自然沒有瞞過世家的眼睛。

他們意識到楊帆這是真的要斷他們這些世家的根。

可幾大世家剛剛被滅,根本就沒有人敢出來反抗。

在楊帆的強勢之下,想要在江南混下去,就只能乖乖的聽話。

不然在華亭縣盤踞幾百年的王、曾、蔡三家就是榜樣。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楊帆除了對華亭縣有掌控力之,對江南其他各州縣的掌控力並不強。闌

這也是江南世家預設楊帆這種行為的原因。

當然,楊帆也知道這種情況,但他根本不著急,溫水煮蛤蟆的道理他懂。

等到其他州縣的百姓看到華亭縣的改變以後,那時候才是楊帆掌控整個江南的時機。

反正現在自己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建設江南各地。

只要其他州縣在名義上認同自己這個大都督,按時交納稅賦就行,自己的江南之行就算成功了。

在楊帆看來,華亭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即使在後世,每一個想佔據華夏的侵略者都必須要佔領這裡,就是看準了這個未來的大上海絕佳的地理位置。闌

因為佔領這裡,就能長驅直入江寧郡(南京),橫渡長江就可以進入中原。

楊帆的打算是,先把華亭縣發展起來,在逐步掌控和聯絡江寧、揚州、泉州……

把這些地方打造成東南沿海經濟帶。

這樣既可以帶動內陸的經濟,又方便自己開闢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