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1/5頁)
章節報錯
眾人領命而去,李靖、李績卻被李二單獨留了下來。
大家還以為李二是在佈置關中軍南下的問題。
隨著眾人離去,李二看著軍中影響力最深的兩人,心頭卻有些躊躇不定。
對於楊帆是否真的陷入絕境他持懷疑態度。
心中雖有猜想,卻猜不透楊帆這麼做的目的,更不好直接開口問。
無論如何,楊帆一腔忠義已經深入人心,若是提出疑議難免影響楊帆的聲譽。
可心中那份猜想卻愈發濃烈,幾乎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因此,李二才獨自把李靖和李績留下。
見李二糾結的表情,李靖問道:“不知陛下把老臣留下來有何吩咐?”
此時的李靖鬍鬚已經花白,看起來已顯老態。
不過背脊挺直,中氣十足,依舊能看出往昔的風采。
看著這個為自己打下半壁江山的軍中第一人,李二不由嗟嘆。
歲月不饒人啊!
轉眼間這個讓自己既倚重又忌憚的軍神已經年逾古稀了。
想想以前每次有不決的時候都會向李靖請教,也不知以後還能有幾次機會。
李績也看出李二陛下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也順著話道:“陛下,衛國公說的不錯,有什麼吩咐儘管直說,您是否在擔憂駙馬的安危?”
感懷之餘,李二陛下轉念一想,也是,他們君臣幾十年,何必遮遮掩掩?
略一沉吟,李二陛下便開口說道:“你們莫怪朕多疑,楊帆對於帝國的忠誠朕毫不懷疑。”
“只是朕有些想不通,甚至懷疑楊帆那傢伙的處境並沒有血書上說的那麼兇險,你們覺得呢?”
聞言,李靖頓時傻眼了。
絕筆血書都寫出來了,這還不夠兇險。
要不是知道李二的性情,差點就指著李二的鼻子罵他是昏君了。
李靖愕然看著李二陛下,差點以為自己年紀大出現了幻聽。
這是開玩笑嗎?
楊帆為了大唐江山,為了你的東征計劃,這才南下身陷絕地。
你卻在這裡懷疑忠臣,豈不是讓人心寒?
難道這位皇帝又要像防著自己一樣防楊帆了麼?
這幾年深居簡出,就是為了讓皇帝放下心中的芥蒂。
自己年紀這麼大了,李靖倒也無所謂。
可楊帆還年輕啊。
更主要的是楊帆下江南之前,李靖還把自己最得意之作傳給了楊帆。
如今的楊帆可以說算是他的衣缽傳人。
更主要的是,李靖想讓楊帆成為新一代的軍中領袖。
自從楊帆被圍的訊息傳來,李靖夜不能寐,生怕他有個好歹。
可如今李二陛下卻如此說,頓時讓李靖怒氣升騰。
也不顧什麼君臣之禮和藏拙了,直視李二陛下就想反駁。
一看這位軍中老帥即將發怒,李二陛下頓時尷尬不已:“衛公啊,您別生氣,這不是在問你的看法麼,只有清楚那小子的處境和狀況,咱們才能做出相應的對策啊!”
李靖卻無動於衷,心頭一片悲涼。
難道有才之士都難免遭受到猜忌?
可是眼前這位皇帝可不是涼薄之輩啊!
誠然,李二陛下殺兄弒弟,在倫常上絕對有詬病之處。
但是如此狠厲之人,在登上皇位後並沒有飛鳥盡彈弓藏。
即使對自己有猜忌,也並沒有痛下殺手,反而優柔寬待,恩賞不絕。
單單這一項,李二稱得上千古一帝也不為過。
前段時間,李元昌、侯君集謀逆作亂,李二陛下也只是將其斬首示眾,他們的親屬、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