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是海邊一個小漁村的漁民,世代靠打漁為生。

因為父輩留下了一艘比較大的漁船,再加上王二從小長得精壯,所以每次打到的魚是最多最鮮美的。

前段時間,經常有商家來收魚的時候,他也倒是狠狠賺了幾筆。

可這幾天的魚根本賣不出去,讓他有些慌了神。

要知道一家老小六口人都靠著他打魚為生呢!

如果坐吃山空,也挨不了太久呀!

特別是今天早上,他又才從海里捕撈到一條新鮮的鮪魚。

本來還以為來到農貿市場能夠賣出去,可以一早上快要過去,根本沒有人來詢問,這讓他失望不已。

看來,那些天被罰款的商人害怕了,所以很少前來這裡收海貨了。

看到市場內那些平時認識的漁民,都還挑著擔子守候著,擔子裡面的魚一點都沒有賣出去。

王二有些憂愁,他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但現在已接近午膳的時辰,他準備先去找一些吃的填飽肚子。

吃好是不可能的,只能隨便應付一下了事。

摸了摸懷中的銅錢,只有3個銅板,這還是妻子出門前放在荷包裡的,就是害怕王二賣不出去魚,會餓了肚子。

看著手中這3文錢,王二有些躊躇不定。

若是買煎餅,倒也能夠填填肚子,可他捨不得呀!

今天還一文錢都沒有掙到呢!

“老二,今天打到了什麼好東西?哎呦,鮪魚……真的是好貨呀!如果能夠賣出去能大掙一筆……”

王二正在思考的時候,一個挑著擔子的中年漢子走進了農貿市場,口中正打著招呼。

王二抬頭一看,正是與他同一個村的王東來。

他們村的人幾乎都是漁民,家家戶戶靠打魚為生。

如今華亭縣規定了售賣的市場,大家幾乎都會挑來這裡進行買賣。

在這裡遇上一個熟悉的人並不奇怪。

畢竟,他們這些以打魚為生的人,地裡種的糧食自己根本不夠吃。

一年到頭,也就是指望著能夠打到一些好魚,換成銅錢補貼家用。

要不然,只靠種那幾分地,可能連吃的鹽巴都買不起。

“呵呵,王叔啊,你也來了,唉,鮪魚有什麼用,賣不出去也是枉然,都在這裡擺了一早上,也沒有人來要,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王二嘆了口氣,但是又無力改變這種局面。

“沒辦法呀,前兩天我打到的魚也沒賣掉,都爛掉給扔了,可如果來,咱們又怎麼辦呢?今天又只能來碰碰運氣,也不知道有沒有商人前來收購。”

“依我看呀,難!你看,那麼多人都沒有賣出去呢!”

看了看遠處排的滿滿的漁民,王東來放下了扁擔,憂愁地道:

“老二啊,你說這是怎麼了?這個季節明明是產魚最高的,咱們卻一點收成都沒有,今年這個年該怎麼過呀!”

聽了王東來的話,王二也不知道怎麼了。

但他知道若掙不到錢,那今年的年可不好過!

想到這兒,王二咬了咬牙:“王叔,不管了,只要有人來要,我這魚就賣了,如果有人來問,我就說是按照原來的價格賣的,看看能不能把這魚賣出去。”

王東來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週圍,見沒什麼人,這才說道:“嗯,大家都這麼想,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否則咱們又得白乾了,不過,可不能亂說,一旦讓別人知道,咱們可不好交代!”

“王叔,我知道,那你先幫我看看,我去買點吃的,回頭給您帶一點過來?”

“行,這裡我幫你看著,你先去吃吧,就不用給我帶東西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