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咱也當官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循著聲音望去,楊帆這才發現,原來衙門的大門內側站著兩位身材魁梧的軍衛。
楊帆摸了摸鼻子尷尬的笑了笑,沒想到在古代的這些衙門,也配備了保安。
不過可不要小看這些人,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以後要經常與這些人打交道,可不能輕易得罪。
於是呵呵一笑抱拳道:“軍爺辛苦了,今日某前來報道。”
在中樞機構站崗的軍士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之輩。
見到身穿緋色官服的楊帆對他們如此尊重,軍士楞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
剛才還冷峻的面龐如同春江化凍一般微笑著謙虛道:“哪敢讓大人如此稱呼,小的劉貴,敢問可是忠義伯楊帆楊大人?”
對於楊帆被陛下任用為禮部侍郎一職,朝廷早已傳遍,敕旨也早已傳到禮部衙門。
只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上任。
雖然劉貴不認識楊帆,但眼前的人如此年輕,氣度非凡。
剛剛又對他們站崗的軍士都如此禮遇,除了萬年縣忠義伯楊帆還能有誰?
楊帆雖然沒有當過官,可也知道這時候不是聊家常的時候,微微一笑:“正是在下,不知該往何處走?”
雖然那軍士很想再與楊帆聊上幾句,不僅楊帆是四品大員,前途無可限量。
更因為楊帆是長安城內妥妥的傳奇人物,拳打國公硬剛親王,那是誰都敢揍的存在。
不過讓他最崇拜的是,眼前的年輕人更是大唐百姓眼中的活菩薩,文壇之中年輕一代的翹首。
預防天花瘟疫,救活了無數百姓,一首《琵琶行》賺得了家財萬貫,一首《水調歌頭》唱哭了多少清倌伶人,留下了多少風流的佳話。
作為五大三粗的軍士,這些風流的文人也是他們崇拜的物件。
這時代誰還沒有一個成為文人的夢想?
劉貴當然知道楊帆要急著趕去報道,殷勤地道:“大人初來此地,可能有些不熟悉,讓小的帶你前去。”
說完也不廢話,在前頭引路,穿過一個圓形拱門這才來到了禮部衙門的大院。
進入大院,劉貴輕聲說道:“請侍郎大人稍等,某先去通傳一聲。”
見到劉貴如此會來事,楊帆暗暗點頭,不愧是能安排到中樞部門的軍士。
不過楊帆哪裡想得到,要不是他的名字以及剛才的謙遜,一般人哪有這樣的禮遇。
對於服務這麼周到的人,楊帆當然不會吝嗇,從袖中掏出幾兩銀子直接塞進劉貴手中。
劉貴一掂量,這可得有好幾兩呢,相當於他們一個月的晌銀了。
忠義伯果然仁義,如此出手闊綽,難怪有的人叫他財神爺呢。
不過卻很快推了回來,開口道:“此乃分內之事,不敢讓忠義伯破費。”
這一舉動不禁讓楊帆多看了他一眼,居然有不沾腥的貓?
不過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來的道理,於是微微一笑,擺了擺手道:“收下吧,天寒地凍的,外面的幾個兄弟站著也是怪冷的,你們拿去買一點酒,可以暖暖身子。”
這次劉貴並沒有拒絕,因為楊帆的意思很明顯,是給他們幾個兄弟的。
感激的望了楊帆一眼,快步轉身小跑著進去。
識時務,不拖泥帶水,楊帆對劉貴的印象還是比較好的。
過了一會兒,劉貴便很快轉了出來,開口說道:“尚書大人有請,楊大人可以直接進去。”
與楊帆錯過身子的時候,劉貴又輕聲提醒道:“張仲業侍郎大人也在裡面,平素此人心胸狹窄,他正與尚書大人說楊大人的壞話,楊大人得小心……”
言罷,劉貴並沒有停留,頭也不回直接離去。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