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改主意(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派遣官兵前往高句麗毀掉這座京觀。
這次的行動是一個明顯的訊號,它表示著漢人並沒有忘記高句麗這塊偏居一隅的疆域。
高句麗方面當然也收到了這個訊號,積極備戰,甚至開始修建了一條長達千里的城牆作為屏障。
想以此來作為對抗唐軍的本錢,因此,兩國之間的火藥味再次濃了起來。
高句麗,是一條豎在漢人心中的一道坎。
作為漢王朝的皇帝,李二陛下更是心心念念,高句麗成了他心頭的一根刺。
若不能拔掉高句麗這根刺,李二陛下也不過一代帝王而已。
即使天可汗也只不過是泯眠於歷史洪流的稱謂。
可若是能征服高句麗,做到所有帝王都未曾做到的事。
那麼李二陛下就是功蓋千古、留名青史的千古一帝。
這是一份前無古人、無與倫比的偉業。
可一不注意就容易傷到自身。
一旦不能征服高句麗,李二陛下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遺留下來的各反抗勢力的死灰復燃。
更有可能讓自己背上與隋煬帝相同的名聲,甚至會引起國內動盪。
若是自己也走到了那一步,該怎麼辦?
李二陛下不愧是千古少有的君王,哪怕知道後果不堪設想,但還是提醒著自己砥礪前行。
如今此時那塊疆域分成高麗、新羅、百濟,其中高麗最為強大,而且高麗時時刻刻在擴張。
因此,李二陛下當然不會坐視不理,所以必須去打。
即便不去注重那些虛名,一個統一的半島也是絕對不容許存在的。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東征高句麗是李二陛下心中的執念,不容動搖。
當然,李二陛下也是相當明智的。
有隋煬帝的前車之鑑,李世民當然不會貿然開戰。
為了萬無一失,李二陛下早就已經為了東征高麗做了準備,更是不顧一切的籌集軍費物資。
所以楊帆能夠捨得送出九成琉璃股份給李世民才被李績稱讚。
可是,如今李二陛下倉促準備向高句麗開戰,難道不怕大唐周邊其他國家的發難麼?
這是楊帆所不能理解的!
如今大唐有了自己提出來的政策、方案,只要好好修身養息、按部就班發展。
不用幾年功夫那塊偏居一偶的疆域大唐唾手可滅。
為什麼如今李世民會倉促準備、貿然想去開戰呢?
楊帆不相信李績的話是信口開河。
因為如果按照原歷史,李績可是作為征戰高句麗的二把手。
想到這兒,楊帆知道這兩天朝廷一定發生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
於是開口請教道:“伯父,是不是陛下有什麼變故或決定?”
見到楊帆只是從自己的隻言片語便可猜出了一些東西,李績也不由暗暗驚訝。
雖然本來就有想提點楊帆的意思,可這小子也太逆天了,居然能猜出李二陛下有所舉動。
李績眼神飄向皇城方向,喃喃自語:“陛下打算答應吐蕃的和親請求,過兩日在朝議定奪……”
“什麼?和親?”楊帆驚訝萬分,直接叫了出來。
怎麼也沒想到李世民為了征服高句麗,會做出資敵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