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兵馬,自然就不缺願意接納他們的勢力。

退一萬步說,就算實在沒地去,佔個山頭當土皇帝還是可以的。

要知道,他當初能收兩人到麾下,手段可是連哄帶唬加威脅,手段比起賺人上山的梁山泊,也沒幹淨到哪去。

難保二人不會記在心中,樂得看他倒黴,然後繼承他一部分遺產。

不過這事只能之後再說,當務之急,還是城外的遼軍。

只要遼軍退了,慢慢籠絡,總有轉圜的餘地。

至於被蕭峰帶兵堵在岐山的八旗系兵馬,父子二人誰都沒提起,彷彿遺忘了這支兵馬。

該說的都說完了,餘滄海也想要休息了,便起身回了房間。

這節度衙門,這後宅,都是餘人彥這個鳳翔節度使的地頭,所以餘滄海之前只是在偏廂住,主宅還是留著給餘人彥。

餘人彥送老爹出了書房,道了聲安,又向老爹借用了鳳翔郡王大印,然後便轉身回了書房寫信。

遼軍吃了這麼大的虧,短時間內無力攻城,已經用事實證明了天興城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而且西夏調集兵馬的動作不小,遼國沒理由察覺不到,估計馬上就要收兵北上防備夏軍。

不過這一切都是最好的預料,未免出現什麼枝節,餘人彥打算再加一把火,那就是把西夏準備出兵的事透露給遼國。

,!

城外遼軍兵馬的來源,除了長安京兆,就邊關北院州府,一旦西夏南下,這兩處都是目標,他就不信這些遼軍會不擔心家眷。

除了西夏的事以外,作為一個孝順孩子,餘人彥不但想著自家老爹,對遠在華山的那位岳父老泰山,心裡也是記掛的緊。

對於這位在華山隔岸觀火的岳父老泰山,餘人彥怕他在華山日子太平淡,閒出病來,所以打算把他和自家關係一起捅給遼國。

多少給他找點事做,充實一下生活,免得生活太過無聊。

“來人。”

寫完了書信,餘人彥喊來屋外值守的衛士。

“小人在。”

餘滄海的衛士已經隨他離開,這是餘人彥的衛士,跟著他從西夏回來的辟邪劍客之一。

“去把施令威找來,然後再找一些能抄寫的文士過來。”

“是。”

大約過了不到半個小時,辟邪劍客就帶著施令威和六個文士回來了。

餘人彥把寫好的書信交給這些文士,讓他們儘快抄寫,然後又讓施令威準備一隊騎兵。

這些文士的手腳不慢,在不需要字跡如何工整的情況下,不到一個時辰,就寫了一百多份。

餘人彥讓人給每一份都蓋上了西夏國鳳翔郡王的大印。

這期間,施令威已經把騎兵準備在城門處,回來向他覆命。

餘人彥把抄好的書信交給施令威,讓他把書信綁在箭上,帶兵出城,把書信射進遼軍大營。

施令威領命離去,一句話也沒有多問。

當天晚上,城外的遼軍軍營裡,就收到了一百多支粘著書信的無頭箭矢。

:()綜武:青城餘人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