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了一種奇怪的心理,既恨搶了他們的賊軍,希望賊軍全軍覆滅,可又怕賊軍真的被剿滅。

甚至還隱隱希望賊軍能打回來,徹底控制五河。

賊軍打贏了,連本帶利,統統奉還,甭管賊軍是不是真能言而有信,可起碼是個念想不是。

可要是賊軍輸了,那自家家財可就徹底打了水漂,連毛都撈不回來一根。

這種情況下,不說讓這些大戶向著餘人彥的大周,起碼清庭再想動員地方的時候,這些大戶不會全力站在清庭一邊。

滿洲人少,這是清庭的硬傷,短時間內無法可解。

更何況這有限的旗人中,大部分不是被圈在京城,就是在軍中為軍官骨幹,根本沒多少人可派往地方縣鎮。

這就導致在地方上,滿洲,乃至整個滿蒙漢八旗的影響力,都只能算一般,地方上的真正主事者,還是這些前明留下來的漢人士紳大戶。

有了這白條,被搶計程車紳大戶不說偏向大周,或是中立,只要做事時稍稍猶豫,就足矣給清朝拖極大的後腿。

之前在城門口見到的那些痛哭的大戶,就是因為這種擰巴的心理,被李沅芷腦補成了“遙望王師”。

除了搶東西以外,賊軍還裹挾了一批青壯。

這次餘人彥放寬了裹挾的標準,下令城中每家每戶,都要有一人從軍。

一戶一人,多了不要,少了不行。

而且每家每戶,只要有人從軍,都會得到一筆財貨補償,說是從軍而非裹挾,便是真有點從軍的意思。

之前的哭聲,就是百姓們在哭被裹挾走的家人。

李可秀聽完彙報,把頭頂尖盔扔到桌子上,哼了一聲,“這賊人還真有點歪才,照這麼下去,五河縣上下,大清都再不敢放心去用了。”

……

官道上,一支蜿蜒行進的隊伍最前方,餘人彥騎著一匹神駿的黑馬,當先行在最前面,小龍女、王語嫣等女騎馬在他左右跟著。

離五河遠了些,隊伍裡的五河民壯看不到家鄉,思鄉之情被對未來的恐懼迷茫所沖淡,不再不時回頭眺望,抽泣之聲也已不聞。

餘人彥下令把隊伍裡的底層士卒分為三等,第一等,是銀刀、門槍、挾馬三都的精銳。

第二等,是山上的尋常老匪和最初在盱眙裹挾的青壯。

最差的第三等,就是剛剛在五河裹挾青壯。

三等之分,不光是體現在地位上,也體現在各種待遇上。

:()綜武:青城餘人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