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從前,二舅父不定有這個決心。

可是,人心換人心,他是真的心疼這個外甥女和妹妹。

無論是什麼原因安紅韶願意拿出魯公院來跟李餘音分享,至少說明她的態度在這放著了。

她,始終惦念著親情。

更何況,該也不會是早就盤算好的。

前頭傳來訊息,說是馮閣老去聖上跟前鬧,聖上身子本就不好,都被氣吐血了。

為了江山穩固,他便下旨將皇位傳給太子,而連如期便為攝政王。

下管朝堂,上教導太子。

不,該是上教導新帝。

並留了話,攝政王乃是帝師,所以新帝往後見了連如期,都要行書生禮。

說白了,皇帝這就將江山交給了連如期了。只可惜,連如期不姓趙,不然怕是這會兒都沒小太子什麼事。

皇帝要安心的養病,等著新帝登基後,便會離開京城,去往五臺山,佛門清淨地,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極為適合修身靜心。

這會兒個,訊息送到連家,等著翰林院擬旨,這就下訊息了,所以在外頭的連家人要趕緊回去等著接旨。

李家這邊,出了這麼大的事,左相肯定得趕緊去宮裡的。

二舅父這得了訊息,得趕緊往外走。

李浩尋怕二舅母扶不住舅父,趕緊接了過去。表嫂連忙去扶著二舅母,李餘音跟安紅韶一左一右的走到李氏的跟前。

一眾人走到外頭,正好碰到李太傅往外走。

對於這個外祖父,安紅韶其實算不得熟,他總是擺著一副一家之主的排場,並不與旁人親近。

規整的朝服,顯得的他的後背都沒有那般的佝僂。

瞧見眾人的一瞬間,視線落在了李氏身上,而後又挪開了。

“爹。”二舅父往前走了幾步,喚了一聲。

李太傅擺了擺手,示意二舅父不要說,“現在我有急事,待我回來再言。”

“爹。”二舅父拄著柺杖依舊往前一步,“爹,您已經捨棄小妹兩次,這一次望您憐惜。”

看李太傅不說話,二舅父緊接著又說道,“爹,我們弟兄幾個已經這般了,下一代依舊是我的浩存頂家。”

所以,二舅父是作為未來家主同李太傅談判的。

當然,這也不是二舅父自傲,這已經是明擺的事了,大哥四弟沒兒子,就剩下他跟老三的。老三家少強是個混不吝的,少海雖說比浩尋考的好,可是他什麼出生?就是三舅母那個村婦娘,他能走多遠了?

李浩尋現在已經扛起家裡的事了,處事果決,除了唸書比不上少海,別的哪個不比他強?

李家下一輩,將來混的最好的一定是李浩尋。

而李浩尋直接掀起衣襬,朝李太傅跪了下來,“祖父,孫子亦不贊同您所為。”

你向著李家的兒子那麼多次了,這次也該為自己的女兒考量。

李太傅身子顫了顫,看著這一院子的男男女女,他緊緊的抿著嘴,沒有多解釋,而是饒過二舅父直接朝外頭走。

看著到現在外祖父也不說話,二舅父衝著外祖父的背影,慢慢的說道,“老三,給大哥送訊息,請他回來主持大局!”

這個時候,長子也該出面了。

說完之後,才轉身看向安紅韶,“將心放寬了,該做什麼做什麼。”

這個時候,連如期做這般決定,其實是有些急切的,不成熟的。

若是左右兩相都存了旁的心思,朝堂必定不穩,連如期一定會忙的焦頭爛額的。倒不如緩上兩年,朝中皆是他的人,下頭肅整了再做這樣的事。

若真是意外,二舅父更覺得要護著安紅韶,李家對不起李氏,對不起安紅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