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害的是他龍劍文不假。但自從他當上榮王以來,在京城之中,大殺特殺,殺了無數官員和商販。後來他又私自培養了龍軍,才引起朝來大臣的共憤。後來才被下了詔獄,落下一個半死不活的下場,是也不是?”他這一番話,讓群豪瞠目不語。

原來這一切都是錢寧在書信中告知寧王,加上胡編亂造,才有此言。

“呵呵,你說的對,龍劍文確實殺了許多官員和商人。但是他殺的是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難道他們不該殺,不該死麼?天下的百姓有誰不念榮王的好!你說他私營軍隊,此乃皇上特許,何來私養一說。北方韃靼厲兵秣馬,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若無一支精銳之師,將來一旦開戰,請問閣下該如何應對?難不成又重蹈七十年前,土木堡的覆轍麼?依我看來,這未雨籌謀之舉,利國利民,何罪之有?後來龍劍文遭小人暗算,被下詔獄。這是因為他廉潔奉公,一心為民,才得罪了朝中小人。於公於私,龍劍文無愧於大明,無愧於可姓。”陶夭夭伶牙俐齒,擲地有聲,一一反駁。說到後來,便溼了眼眶。

這一番話也令群雄汗顏。

“說的好,龍眼兒無愧於大明,無愧於百姓。倒是你這別有用心的狗東西,倒地是受何人使指?來陷害盟主,快快如實招來。否則讓你嚐嚐我毒藥的厲害。”決明子道。群俠聞之,紛紛高聲相和。

寧王見狀不妙,便低頭不語,五行道人心道:“好厲害的口舌,好聰明的婦人。”一時之間,也無言以對。

陶夭夭說完之後,又坐了下來。卓其華又起身道:“諸位英雄,可否聽我一言。數十年來,北元屢屢犯我邊境,殺我百姓,滅我大明之心不死。這兩年來,韃靼小王子更是變本加歷,在邊關殺人屠村,無惡不作。半月前,榮王爺已親率龍軍北上抗元。若他真的如這項少飛如言,是個奸臣的話,他又何必冒著生死的危險去衝鋒陷陣,擊殺元兵呢!”這一席話讓群雄恍然大悟,愧疚不止。眾俠皆道:“差點冤枉了好人……”

“寧王爺,既然這項少飛所指奸臣並非奸臣,而是另有其人。你口口聲聲說朝中有奸臣,不知你所指何人吶?”黃藥子發難道。“對啊!難不成今日你邀我們大夥前來,汙衊好人麼?”決明子又道,眾俠紛紛附問。

局勢陡然逆轉,寧王呆呆的愣在了原地。沉思半晌後,突然大笑道:“眾英雄誤會,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本王所指朝中奸臣並非龍劍文,而是太監錢寧。此人與劉謹無異,貪贓王法,陷害忠良,魚肉百姓,無惡不作,人人得而除之。可惜皇上不理朝政,讓小人得志,讓賢臣難堪。若是先皇在世,又豈容他如此放肆……”他說著便聲淚俱下。

這一招實在高明,如此一來,便激起群俠對皇帝的不滿,對錢寧的憤怒。而絲毫不會懷疑到自己頭上。同時也讓他看清,龍劍文雖不在江湖,卻依舊可以一呼百應。只是眼睜睜自己看著籠絡人心,擊垮龍劍文的計謀化作泡影。

“諸位英雄,聽在下一言。在江湖之中,龍劍文乃一盟之主,他忠肝義膽,義薄雲天,是不可多得的奇才。我等既然擁他為盟主,便絕無二心,唯命是從。若每個人都出爾反爾,兩面三刀,這俠義何在,道義何在?”軒轅破浪起身道。這一席話讓群豪覺得言之有理。

“軒轅教主說的對,我等誓死追隨盟主,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認了。若有人再敢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我第一個不答應。”一個長者高聲道。

“不答應,不答應……”群豪紛紛相附。郡主也只是冷冷一笑。

,!

寧王見狀,也無可奈何。看了幾眼五行道人,皆是不語,此事只好作罷。

“如今,韃靼小王子率鐵騎犯我邊關,大明告急,爾等卻在這裡明爭暗鬥,不思報國。榮王爺率軍北上抗擊,爾等卻在這裡誣陷好人,真是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