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漢藏文化一家親(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賢,這位曾站在大乾國權力雲端的天之驕子,命運卻陡然生變。宮廷中波譎雲詭的鬥爭,如洶湧的黑色旋渦,將他無情捲入。莫須有的罪名沉甸甸地壓來,他瞬間被削去太子之位,被迫踏上了前往巴蜀的流放之路。
坐在那簡陋得哐當作響的馬車裡,李賢透過車窗,望著外面飛速掠過的山川景色。往昔在繁華宮殿中的生活還歷歷在目,如今卻只剩這淒涼孤途,心中滿是苦澀與迷茫。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何曾經親密的手足會反目成仇,為何權力的爭鬥能讓人性變得如此猙獰扭曲。但強烈的求生欲和骨子裡的堅韌告訴他,必須活下去,哪怕是在這偏遠荒蕪之地,也要尋出人生新的意義。
抵達巴蜀後,眼前的景象讓李賢大為震撼。此地本就地處偏遠,資源極度匱乏,又長期飽受戰亂和苛政的雙重摺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可李賢沒有被這艱難的現狀嚇倒,他下定決心,要從改善民生這個最根本的地方入手,開啟在這片土地上的艱難奮鬥。
在巴蜀的日子裡,吐蕃的訊息時不時傳入李賢耳中。那片神秘的高原,有著別具一格的文化和獨特的生活方式,可也與大乾國紛爭不斷,戰火時常在邊境燃燒。一次機緣巧合下,李賢結識了一位剛從吐蕃歸來的商人。商人興致勃勃地向他講述吐蕃的風土人情,那裡的人們對信仰的無比虔誠,對高原家園純粹的熱愛,都讓李賢心生嚮往。同時,商人也談到了吐蕃內部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資源分配極為不均,各部落之間矛盾重重,與周邊地區交流也困難重重,嚴重阻礙了發展。
攻打下吐蕃全境後,李賢心中猛地一動,他敏銳地意識到,或許可以透過與吐蕃展開交流合作,為巴蜀乃至整個大乾國開拓出全新的發展機遇。於是,他一頭扎進對吐蕃文化、歷史和地理的研究中,深入瞭解他們的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一番探究後,他驚喜地發現,儘管吐蕃與大乾國在很多方面差異明顯,但在文化的深層核心裡,卻有著不少共通之處,這讓他看到了交流融合的希望。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深思熟慮,李賢決定實施一項大膽至極的計劃——移民吐蕃。他心裡清楚,這一計劃必定困難重重,不僅要面對百姓對未知的恐懼和深深的牴觸情緒,還要克服漫長路途上的艱難險阻,以及吐蕃方面的重重疑慮。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親自不辭辛勞地走訪巴蜀各地,耐心地向百姓們描繪吐蕃的富饒景象和廣闊發展前景,用真誠和熱情鼓勵他們勇敢地邁出這充滿未知的一步。
為了徹底消除百姓的顧慮,李賢許下承諾,給予移民豐厚的補貼和肥沃的土地,保證他們到了吐蕃能夠安穩地生活、愉快地勞作。同時,他精心組織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官員和身強體壯計程車兵組成的先遣隊,提前前往吐蕃建立定居點,為後續的移民們做好周全的準備。
在李賢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第一批移民終於踏上了前往吐蕃的艱辛征程。他們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又夾雜著對未知的恐懼,艱難地穿過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小心翼翼地渡過水流湍急的河流,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吐蕃。
然而,移民們在吐蕃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他們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不通的難題,日常交流都成了巨大的障礙;文化上的差異也讓雙方在生活習慣、觀念等方面產生諸多摩擦。李賢敏銳地意識到,單純的人口遷移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實現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達成兩地的和諧共處。
於是,他果斷決定在吐蕃推行雙語辦學。他從巴蜀精心招募了一批優秀的教師,帶著大量珍貴的書籍和實用的教學用具奔赴吐蕃。在定居點,他們迅速建立起學校,不僅教授漢字和博大精深的漢文化,還特意聘請當地德高望重的吐蕃學者來教授藏語和豐富多彩的藏族文化。
起初,許多吐蕃百姓對這種辦學方式充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