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董仲穎所造成,若非廢嫡子,而立次子,想必也並非有今日之禍事,搞得現在內有黃巾餘孽以及山賊作祟、無人清剿,一些郡都是各自為政!此為這外又有鮮卑、烏桓等異族在邊境竄動,唉...內憂外患之際,又有何人能站出,解救於漢矣”!

聞言,其餘三人便不語,心說想道這就算是高祖在世,也恐難翻身,一無兵馬,二無糧草,三廟堂之上奸臣當道、四又有惡賊董卓霸政、五又有內憂外患,試問就算高祖在世又為何用矣?

沉默了一會兒後,楊賜有氣無力的聲音便響起:“唉...諸位,如今拋開外患不說,這內憂若是能密除董卓,先解救年幼的陛下於水火,之後好生輔佐,復興漢室偉業可否成事”?

聽完楊賜之言,袁逢便說道:“這除去了董卓,可他這近數十萬人馬,又該當如何,董卓亡,若西涼軍反撲為董卓復仇,屠殺我等一眾之臣,又要如何防止此事之可能”?

“這......”!

看著袁逢所說的可能,其餘三人也是你看看哪兒,我瞧瞧這兒,一副思索之態。

至於楊賜也是被自己所問的問題給難住了,不僅與眾人一同思索起來。

“諸位,這若是讓其餘各州幫忙的話,成功之際為幾何”?就在府內極度安靜之時,王允的建議便提了出來。

聽完楊賜也是說道:“這若能得各州之助,除去董卓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可...就怕這各州無人來助其除賊。畢竟明哲保身,誰又原意前來蹚這渾水呢”!

聞言,袁逢及王允便點點頭,至於蔡邕則是如此說道:“嗯...楊司空之言,不無道理,不過伯喈以為有幾人定會義無反顧前來助之”!

“喔?不知蔡祭酒所說的幾人,為誰矣”?聽完蔡邕的話,其餘三人也是同時問道。

看著三人認真無比模樣,蔡邕也是不賣關子,說道:“其一,那就是幷州幽王劉備!這幽王之德、之行,想必諸位自然知曉,又為陛下之皇叔,豈會對陛下置之不理也”!

“其二,荊州牧劉表,此人忠漢,為人謙遜,亦是陛下之皇叔,坐上旁觀,豈不是不倫不類”!

“另外這...幽州牧劉虞、兗州的劉岱等劉氏宗族之人,且只要有一人帶頭,其餘之人也定會響應,加上一些漢臣子弟,除去董卓也非難事也”!

看著蔡邕如此有理有據的分析,這府內其餘三人也是埋頭思索起來,心道,蔡祭酒之言,道理都懂,可這帶頭之人,又有誰敢呢,不說其他,他們的一些親人可都在洛陽,一旦不軌,那下場定討不到好。

“貌似也只有幽王劉備,洛陽並無親人”!此時,王允、楊賜、袁逢竟同時想到了劉備。

“阿嚏”!

此時遠在幷州後軍軍帳之中的劉備也是莫名其妙的打了個噴嚏。待撓撓鼻子後,劉備也是再次與典韋、張飛等人暢聊起來。

至於司徒府內,早已淪為此四人暢所欲言之地。

慢慢的,袁逢也是打破寂靜,說道:“蔡祭酒之言,不無道理,但也需從長計議,畢竟幷州是個什麼樣子,誰都清楚,靈帝在位之時,這幽王劉備在誅殺完張角後,貌似就已經不得重用,畢竟有那個功臣會被封地為窮鄉僻壤的幷州呢”?

“說的是,想必靈帝也是怕幽王影響他在洛陽的地位,才會如此做”。王允也是撫了撫須說道。

“有沒有可能,靈帝是想借外族這樣呢”?看著眾人,袁逢也是用手在自己的脖子上,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說道。

“這...若真是如此,那靈帝的心胸未免也太過狹隘矣”!蔡邕皺了皺眉頭,說道。

對於蔡邕的話,王允、楊賜、袁逢並未言語,只是苦笑了一下。

“或許除董卓這惡賊,還需緩緩,畢